词条 | 太医令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太医令分类:【传统文化】 官名。秦置。西汉时太常、少府皆有太医令丞,属于太常的为百官治病,属少府的则与太官、汤官等同为宫廷而设。东汉、曹魏时沿置。隋唐政称太医署令。宋代的医务机构除太医局外,有翰林医官院和御药院等,医官亦比照文武官员特加官阶之号。太医局长官为提举。明因元制,设太医院,以院使、院判掌其事。唯洪武年间曾改院使为太医令,院判为太医丞,旋复旧称。清太医院亦以院使、院判命官。 官名。战国秦置,为侍医之长。秦、西汉少府置为属官,奉常 (太常)属官亦有之。一说太常之太医,主治百官之病,少府之太医,主治宫廷之病 ( 《秦汉官制史稿》); 一说此官先属太常,后属少府,班失刊正 ( 《汉书疏证》)。东汉则仅隶少府,置1人,六百石,掌诸医。三国魏为七品,吴亦置。西晋改隶宗正,七品。东晋隶门下。南朝宋置1人,隶侍中; 南齐1人,隶尚书起部; 梁陈门下省置。北魏有太医博士、助教。北齐始为太常寺太医署长官,掌医药等事,正九品上。隋同北齐置2人,从八品上。其下有主药、医师、药园师、医博士、助教、按摩博士、祝禁博士等员。炀帝又置医监、正。唐太医令亦置2人,从七品下,掌医疗之法。其属有医师、嫘师、按摩师、咒禁师,其下各有博士。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