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枕头粽子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枕头粽子分类:【中国民俗】 枕头粽子是湘南一带人民极其喜爱的风味食品,因其结实硕大,形似枕头,故有此名。原料有糯米、赤豆、花生米、猪肉、精盐等。制法是将稻草烧成灰浸水过滤,成黄色碱水,用来浸泡糯米,同时将赤豆、花生米浸软,猪肉切成手指粗细、1尺左右的长条备用。将箬竹叶(俗称“粑粑叶”)约10片边沿相叠,摆放桌上,下面搁3根棕叶细条。将拌好的赤豆、花生米和加少量盐的糯米约斤半倒放在箬竹叶上,堆砌成长方形,中间放入猪肉条,再倒上斤半糯米,拦拍成长方体。这时提起叶下中间那根棕叶条的两端,让箬竹叶将糯米包裹起来,系紧;接着将另外两根棕叶条同样包裹、系牢。农村一般用大的灶锅熬煮这种特大粽子,大约需煮一夜,常用树蔸作燃料。很多人家出于对小孩的疼爱,多包几个小枕头粽粑,系以长棕叶条,让娃娃斜佩在身上。食法是先“绞粑”。取棉线或麻线一根,浸水后,一端用牙咬住,左手持枕头粽子,解棕条,剥箬叶,线的另一端缠右手食指上,将线绕粑粑一圈,稍用劲拉拽,一片饭碗大小、约3分厚的圆形棕粑便被绞下来了。每次吃多少绞多少。还可将圆形粑绞成半圆形或更细的小片,蘸浓红糖水食之。每片棕粑皆有拌有赤豆、花生的肉馅,香、油、软、糯,味道极好。因枕头粽子用碱水泡制,即使在大热天,保存一周左右也不会坏。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