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夫子庙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夫子庙分类:【传统文化】 在南京市。夫子庙是孔庙的俗称,是供奉和祭祀孔子的地方。始建于北宋景钓元年(1034年),初名文宣王庙。南宋建炎年间毁于兵燹,绍兴九年(1139年)重建,为建康府学,同时造科举考场――贡院。府学内有明德堂,堂额原为民族英雄文天祥题写,清时由曾国藩改为篆书。元时为集庆路学。明初为国子学,后在鸡笼山建国子监,此地改为应天府学,上元、江宁两县学亦并入。清时为上元、江宁两县学,咸丰年间毁于战火,现存部分建筑为同治八年(1869年)重建。夫子庙以秦淮河为泮池,南有照壁,北有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明德堂、尊经阁、崇圣祠、古云楼、奎星阁以及聚星亭、思乐亭等。现规模已不如从前。夫子庙地区素有“六朝金粉地”之称,千百年来世家大族多聚于此,著名的青溪、内秦淮、旧院、桃叶渡、乌衣巷均在其附近,清时仍有“都是圣人,且领略六朝烟水;暂留过客,莫辜负九曲风光”的题联。现已按原样式重建了明清时期的夫子庙古建筑群,使夫子庙地区成为庙市街景合一的商业街和游乐区。 位于秦淮河北岸,文德桥东。又称文庙,为奉祀孔子处。北宋景钓元年(1034)建文宣王庙,并设府学。南宋绍兴时建立科举考场――宣院。明初为国子监,后为府学、县学之所。屡毁屡建。景区内有聚星、思乐诸亭,以及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明德堂、崇圣祠、青云楼、尊经阁、奎星阁、梨香阁等古建筑。附近有仿明建筑的“东市”、“西市”商业街,可选购雨花石、云锦、字画、珠宝、紫砂茶具、红木雕刻等旅游工艺品,品尝南京风味小吃。 夫子庙又叫文庙,位于南京市建康路以南,主要指的是孔庙、学宫、贡院三大建筑群,原是供奉和祭祀孔子的地方。孔子死后,封建帝王追谥他为文宣王,所以孔庙一般称“文宣王庙”,简称“文庙”。现存建筑是清同治八年(1869年)重建。夫子庙利用秦淮河为泮池,南岸有照壁,筑堤环抱。有聚星亭、思乐亭、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明德堂、尊经阁、崇圣祠、奎星阁、青云楼、明远楼等建筑。历史上的夫子庙曾是个畸形的繁华闹市,出过不少名妓,如李香君、董小宛等。清代著名作家吴敬梓曾居住于秦淮河畔,写出了名著《儒林外史》。 相传,朱元璋虽然登基做了皇帝,但还是认不得几个字,那如何治理天下呢?他愁得饭也吃不下,觉也睡不好。一天晚上,朱元璋多喝了几杯酒,略带醉意回宫便上床睡觉了。梦里,朱元璋看见了孔夫子,随孔夫子来到一座山上的一座楼宇里,朱元璋一看全是书,这么多书怎么能念完啊!孔夫子看出朱元璋的心事,便说:“你不愁!我帮你用一夜工夫读完这些书。”朱元璋半信半疑。可是当孔夫子拿起书教他时,他真是过目不忘,不到半夜,书就读完了。朱元璋有了学问,为明朝做了不少好事。为了报答孔夫子的恩德,朱元璋将城南秦淮河边的孔圣人庙翻新,这个孔圣人庙,后来人们叫它夫子庙。当年,朱元璋还规定,文武大臣每次上朝回来,都要到夫子庙朝拜一下孔圣人。文官走的桥,取名叫文德桥;武官走的桥,取名叫武定桥。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