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契诃夫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契诃夫

分类:【文化精萃】

俄国小说家、戏剧家。1860年生于外省杂货店主家庭。1876年破产后,全家迁居莫斯科。1879年入莫斯科大学医学系,毕业后行医。

80年代开始文学创作,他时常以安东沙?契洪特为笔名发表一些幽默小品,如《小公务员之死》(1883)、《变色龙》、(1884)、《普里希别叶夫中士》(1885)等,作品诙谐幽默,针砭时弊,但一般没有太深的内容。因而当时的名作家格里戈罗维奇劝诫他要珍惜才华,从此他开始了严肃题材的创作。1886年的《万卡》、《苦恼》和1888年的《渴睡》着笔于下层人民的痛苦,小说伤感而富有同情心。中篇小说《草原》(1888)是优美的大自然的颂歌,体现作家对大自然的真切感受,对幸福生活的憧憬。这一时期他还创作了一些轻松的小喜剧,如《求婚》 (1888―1889)、《纪念日》(1891―1892)、《结婚》(1890)等。

90年代至本世纪初他积极投身各种社会活动。1890年他奔赴沙皇当局安置苦役犯和流放犯的萨哈林岛(库页岛),并据此写成纪实性的《萨哈林岛》和《在流放中》。后来他还参加过赈济饥荒、扑灭霍乱、人口普查等活动。1898年公开支持法国作家左拉为德雷福斯案的辩护,1902年为抗议沙皇当局无理取消高尔基的科学院名誉院士当选资格和柯罗连科一起放弃了这一称号,他还资助过身遭迫害的进步青年。1898年因患肺病迁居雅尔塔疗养,这期间与艺术剧院演员奥尔加?克尼碧尔结婚,他在居所经常会见列夫?托尔斯泰、高尔基、布宁、库普林等知名作家。

这一时期他创作了一生中主要的几部小说和剧本。《第六病室》(1892)批判了托尔斯泰的“勿以暴抗恶”的主张,阴森恐怖的第六病室是黑暗专制社会的缩影,1898年的《姚内奇》批判了知识分子庸俗猥琐、空虚堕落的生活。《套中人》(1898)是一部漫画式的短篇小说,主人公别里科夫生活闭塞、害怕生活中任何微小变动,“千万别出什么事”是他的生活行为准则,最后在自行车事件中惊吓而死。 《农民》(1897)和《在峡谷中》(1900)描绘渗透了资本主义势力的乡村中,农民生活的贫困、愚昧、野蛮。

他的主要戏剧作品也完成于这一时期。其中包括《海鸥》(1896)、《万尼亚舅舅》(1897)、《三姐妹》(1901)、《樱桃园》(1904)等。这些作品表达了作者昂扬向上的生活观,他一方面展示了贵族阶层不可避免的衰亡,新兴资产者暴发户的骄横,同时更塑造出一些正直高尚的“新人”,并在他们身上寄予了对新生活的向往和行动的渴望。

契诃夫独特的心理小说的艺术风格,是在平凡的日常生活描绘中,准确真实的人物形象刻划中,融入个人的褒贬抑扬、喜怒哀乐,具有浓厚的内在抒情性。语言高度凝炼、准确朴实。他的戏剧不追求情节的离奇和场面的激烈,平淡中深藏着丰富的潜台词。他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丹钦科等成功地进行合作,为戏剧舞台艺术的革命做了有益的尝试。

契诃夫的短篇小说在世界上与莫泊桑齐名,享有很高声誉。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9 4:2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