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好来宝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好来宝

分类:【传统文化】

又译“好力宝”。蒙古族民间说唱的一种。汉语意译为“联韵”。主要流行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地区。早期流行于科尔沁、喀刺沁一带,后渐流行于内蒙古和临近各省蒙古族地区。相传已有700多年历史。原为1人自拉自唱,即单口好来宝(“扎达盖”),后渐有问答式2人好来宝(“比图”)、论辩式对口好来宝(“达日拉查嘎”),解放后又创造了多人演唱的好来宝(“额勒古格”)。伴奏乐器以马头琴和低音四胡为主。现在也有用多种乐器的。二人对唱的好来宝,演唱时边歌边舞。因内容是问答与辩论,所以对答如流、“能言善辩”者为胜。唱词一般为联头韵,多以四行一韵,基本押头韵,间或押脚韵。有时两行一韵,或隔行押韵。演唱中夹有节奏性较强的韵白。表现方式和内容大致分三种:(1)叙述式,以赞颂、讽刺、比喻等手法形象地塑造人物,描述事物。(2)问答式,是知识和智慧的竞赛,传播生活、生产和阶级斗争等经验。(3)论辩式,以讽刺的方式抨击假丑恶和剥削者的愚蠢。唱词一般以四句为一小节。因为曲调淳朴,词语通俗生动,不论说、唱都朗朗上口,因而很受广大蒙古族人民喜爱。著名的蒙古族好来宝演员有琶杰、毛一罕、道尔吉等。毛一罕的作品收入《毛一罕好来宝选集》(汉、蒙文版)。他演出的《一颗粮》、《虚伪的社会》、《黑跳蚤》、《丑女人》、《奥登陶力格》等影响很大。道尔吉曾演唱过长篇《白毛女》、《富饶的查干湖》,在50年代初获奖。他编著有好来宝集《悦耳的歌声》。

又称“好力宝”,意译为“连起来唱”或“串起来唱”。蒙古族曲艺曲种。是一种押头韵,或兼押腹尾韵的民间即兴诗,多数四行为一节,节节联韵或交叉换韵,韵律比较自由,篇幅长短不均。曲目内容广泛,有演唱历史知识典故的,有偏重讽刺幽默的,也有纯赞颂的,但多是把马力格尔中的英雄颂歌、赞歌及将军上阵、男女情爱等段落单独拿出来演唱。演唱形式有叙事式的单口好来宝,问答式的对口好来宝,论战式的双人好来宝,集体多人演唱的好来宝,多以四胡伴奏。好来宝旋律粗犷豪放,节奏明快,曲调丰富,语言生动,草原气息浓郁,数百年来久唱不衰。

亦作“好力宝”。蒙古语音译,意为“联韵”,蒙古族传统的说唱艺术,由口头文学发展而成。流行于内蒙古自治区。曲调多达数十种。演唱形式有单人、双人和众人说唱三种。单人好来宝又称胡琴好来宝,由一人说唱,以马头琴或四胡伴奏;双人好来宝又称对口式好来宝,一般由两人以同一曲调进行对口演唱,其中以单人叙事式好来宝为最大。表演好来宝时,边说边唱,边伴奏边表演,形式活泼,节奏明快,语言通俗易懂,深得蒙古族人民喜爱。内容一般有传统剧目、民间传说,也有即景生情、随兴口编的。曲调豪放、淳朴,具有浓厚的草原风味。

好来宝又叫好力宝,汉语是连起来唱、联结、联韵的意思,是蒙古族的传统说唱艺术。大约形成于12世纪前后。是从蒙古民歌赞词等民间口头文学发展而成的。演唱形式有单口、对口、合唱等表演形式。表演时边说边唱,以唱为主。演唱的手法有叙述式、问答式、论战式三种。音乐是联曲体结构,有固定的曲牌和板式,伴奏多用马头琴或低音四胡。曲目内容有传统剧目、民间传说等,也有即兴编唱的。篇幅可长可短,长的可唱数日,短的仅数行。传统曲目有《燕丹公主》、《黑跳蚤》、《丑女人》、《骏马赞》、《故乡赞》等。表演风格淳朴豪放,节奏明快,风趣幽默,富有浓郁的草原风情。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3:2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