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姿态各异的见面礼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姿态各异的见面礼

分类:【风俗文化】

生活离不开交际,交际离不开礼仪。人们在接触交往中,相互注重礼仪,表示敬重和友好,这不仅体现了时代的风格和人们的道德水平,同时,也使我们体验到生活的丰富和人生的愉悦。因为我们生活在多民族的社会里,很有必要熟悉和了解不同民族的交际礼仪。

握手,如今已成为人们日常交际中不可缺少的一种礼仪了。紧紧相握,屡握不止者表示双方情谊深厚。我国旧时一般以“拱手”为礼。其初大概是模仿带手枷的奴隶,意为愿作对方奴仆,供其驱使。有些老年人仍行此礼。武术比赛,街头献艺,演员上场时亦以此为礼。

塔吉克人途中两人相遇无论是否相识均要互相问候。若数人相遇,则将自己的双手拇指并拢,并互道“更艾力买克提”,意为互相支持。塔吉克族人久别相见多以吻手为礼。丈夫远行归来,妻子奔出,接捧丈夫伸过来的手掌多次亲吻,老者远行归来,青年一面向老人问安,一面躬身捧起老人右手,吻其手背;青年男子相遇,则热烈拥抱,然后俯身互吻紧握的双手,并不停地互道吉祥语,妇女相遇以接吻为礼。若遇尊贵长者则抱膝而吻或捧足而吻,以示敬意隆盛。此属个别特别隆重的场合才行此大礼。塔吉克族男子离别时,右手扪胸躬身为礼,女子则双手扪胸躬身为礼。

台湾屏东地区高山族的“接鼻礼”是用鼻尖接触人或物以表示敬意、问候与惜别之情的一种礼仪。黄叔?《番俗六考》:“亲朋相见,以鼻彼此相就一点。小番见土官,以鼻向土官项后发际一点。”“接鼻礼”通常用于下列场合:(1)婚前男女青年进行“凯索都”时,外部落青年可在女青年的手背行此礼。(2)成婚第三天“秋劳”中,新郎与新娘行此礼。(3)婚礼后,新郎向新娘的嫁奁行之。(4)吊丧时,亲友行此礼于死者头部;未亡之配偶行于死者之面颊。

“打千”原是满族礼仪,后为清代男子向人请安时所通行的一种礼节,是一种介乎于作揖、下跪之间的礼节。在今天的吉林、辽宁、黑龙江及新疆伊犁,锡伯族人相见还须打千请安。男人打千,左腿在前,右腿在后,形成弓字步,同时将左手横放在膝盖上方。右手再放在左手上,身体随之半蹲。女人请安,双脚站齐,双腿弯曲,身体成半蹲,双手同时横放在膝盖上方。受礼的人如果是同辈需要回礼。男人回礼,弓步相同,右手半握拳下伸,左手抉膝。女人回礼,同女人请安。

彝族的“抹黑脸”也很有意思。广西隆林、西林一带的彝族,逢年过节,凡有姑表兄妹关系的男女青年,双手带着锅底灰,各往对方的脸上抹,以表深情和庆贺。抹黑脸的对象还有两种人,一种虽非姑表关系,但族规允许婚配的人;另一种是外来或外族,逢年过节到彝寨作客的人。客人们被抹上黑脸,表示喜欢,即算接受了彝家的友情和祝福。

尽管见面礼姿态各异,但内容却是相同的,通过礼仪互相表示问候或尊敬,任何失礼的现象出现都会令人不快。因此,掌握和运用好“见面礼”是十分必要的。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1:4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