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嫁娶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嫁娶分类:【传统文化】 古代婚姻礼仪之一。即男女方缔结婚姻关系,女子适人为嫁,男子娶妇为娶妻。据唐杜佑《通典》记载,嫁娶伏羲氏制定。《白虎通?嫁娶》:“人承天地,施阴阳,故设嫁娶之礼者,重人伦,广继嗣也。”说明嫁娶的目的为重人伦传宗接代。古代对嫁娶有一定的规定,《周礼?地官?媒氏》:“今男子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 仡佬族男女青年的终身大喜事。婚礼隆重、热闹,大办筵席,一至三天不等。嫁娶过程分为“报期”、“备嫁”、“哭嫁”、“迎娶”等。 报期:男家凭“庚帖”合“八字”后,择定迎娶吉日填人庚帖,另其“报期书帖”由媒人送交女家,女家即开回“书单”和接亲所需轿夫人数。 备嫁:婚期确定后,男家作好接亲准备,女方准备“嫁妆”。“嫁妆”一般是床上用品、家具和炊事用具。女方还要做若干双送给婆家长辈的布鞋及闹新房用的手帕。女子出嫁之年,一般三五个月或半年不从事田间劳动,忙于备嫁。 哭嫁:出嫁前一星期或三五天,姑娘要哭嫁,至亲妇女或邻里姑娘要陪哭,对哭。哭嫁带有音乐曲调,亦称“哭嫁歌”。其歌词内容丰富,伤感动人。姑娘用歌声倾述父母养育之恩,倾吐离别之情。见到亲朋好友便哭,凡被哭者需以钱物相赠,称“包礼”。 迎娶:男方备齐重礼和迎亲花轿、彩旗、唢呐、鼓乐等,由媒人带队,推选押礼先生1名(多为宗族德高望重者),组织迎亲队伍到女方家迎亲,但新郎不能前往(男不亲迎)。到女方家点交清礼品后,新娘由福寿双全妇女开脸、梳妆,由亲族长辈或兄长扶上轿,父母忍泪为姑娘解开衣领扣子。意为: “改名换姓”、“改德性”,嘱咐以此去当孝顺公婆、尊敬丈夫、勤俭持家、和睦邻里、乖巧为人等。上轿迎到男方家,举行祭拜天地祖宗后,迎至洞房,整个嫁娶即告结束。 |
随便看 |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