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宋代文人画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宋代文人画

分类:【传统文化】

宋代文人士大夫所作之画。文人画亦称“士夫画”、“士人画”,系中国画之一大类别。其名称的提出,是为了区别于民间画工和宫廷画院职业画家之画。其源可溯至唐代王维、张?等人,然其兴起实始于宋代。宋代文人阶层具有较前更强的独立意识,故在运用诗文、书法自我表现之余,又以绘画遣兴自娱,寄寓情感与志趣,即所谓“诗不能尽,溢而为书,变而为画”。文人画一般多取材于山水、花鸟、梅竹兰菊和木石等,借以抒发“性灵”、情怀,间亦表达对腐朽政治或民族压迫的愤懑。因而文人画家皆标举“士气”、“逸品”,崇尚学问才情及品格操守;艺术上讲求笔墨情趣,强调神韵,脱略形似,极重视文学意蕴、书法修养和画中意境的缔造。

五代宋初的董源、巨然、惠崇等,以平淡天真的笔墨表现烟云出没、洲渚掩映的江南山景水色,已体现出文人之意趣。真宗、仁宗时的燕肃,以诗入画,意境高超,被视为文人画之先驱。文人画形成一股艺术潮流,在神宗熙宁、元丰年间,其代表与中坚为文同、苏轼等人,他们在基本理论和创作方法上为文人画的兴盛奠定了基础。文同与苏轼皆工诗文、善书法,并能将其融入绘画,所作墨竹、木石,笔墨简括,意趣盎然,甚得其神韵。其论画之语亦典型地体现了文人画的艺术主张,如苏轼首创“士人画”之说,认为:“观士人画,如阅天下马,取其意气所到。乃若画工,往往只取鞭策、皮毛、槽枥、刍秣,无一点俊发,看数尺许便倦。”并强调“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赋诗必此诗,定知非诗人。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与文、苏同时或稍后的著名文人画家还有李公麟、王?、赵令穰、宋迪、晁补之、晁说之、黄庭坚、米芾、米友仁等人,他们皆对文人画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如李公麟创立“白描”人物画,以适应文人的审美情趣。米芾崇尚天趣,作画或以纸筋、蔗滓、莲房,而不专用笔。米友仁承其父法,并进而提出“墨戏”之说。米氏父子创立的“米点山水”,信笔点缀,烟云迷蒙,影响甚巨。南宋时,以竹、梅、兰、菊、古木、怪石等为题材的文人墨戏画尤为盛行。如扬无咎、汤正仲、徐禹功等人的墨梅,赵孟坚、郑思肖的墨兰,朱敦儒、若芬等人的山水木石,均声著画史。师法文、苏墨竹者更不计其数,以至形成一大画派。

宋代文人画虽有游戏翰墨的一面,但其追求个性表现,不为成法所拘的宗旨,实为画史上一大进步,为中国画美学思想及水墨、写意等技法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其对后世的影响至为深远,宋以后,文人画便逐渐成为画坛主流。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0/19 16:0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