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客家民居屋式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客家民居屋式

分类:【中国民俗】

广东客家民居建筑,既保留了中原传统文化的高雅形式,又杂着传统文化中严格讲究风水、龙势和坐向的民风,同时还结合了山区的特点,所以在建筑上出现了客家人特有的民居风格。其中的围龙屋、圆楼和方型楼最能体现客家民居的特点。

围龙屋围龙屋是一种富有中原特色的典型的客家民居建筑,被中外建筑界誉为中国民居建筑的五大特色之一。

围龙屋一般是由堂、横、围组合成大小不同的住宅,如二堂二横一围龙、三堂四横二围龙等。屋顶均为前低后高,前方后圆。布局是正中有厅堂、正房、南北厅、天井;左右横屋也有厅房、天井;后面是花头,即半圆形围屋。围龙屋前面是半月形的池塘和禾场(坪场),与整个建筑形成一个圆周体或椭圆体。屋后为风围树(又称“风水林”),俗称“公林”或“公山”,面积大小视具体地形而定,小的有三五亩,大的有上千亩。这些树为集体所保护,是任何情况下都不准砍伐的“圣树”。风水林为围龙屋居民创造了良好的居住环境。

客家围龙屋(梅县文化馆供稿)

围龙屋的构造形式,巧妙地解决了通风、采光、排污和美化环境的问题,非常适合多户人家合居的需要。单家独院的建筑,由于受经济和地皮的制约,一般不易做到。这种结构,是集体性的居落,为客家人所千年沿袭而至今不衰。具体地说,它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点:

一是因地取舍,充分利用山脚坡地中有限的平面(一般为傍山取土),集体建造,解决众多人口的居住问题。每户一般只能分住一间房舍。不论住在哪个房子,都可以前有天井、后能开窗。

二是围龙屋的各种构造都有审美价值和实用价值。屋顶前门低、后堂高,是顺着山势而建的;如果反过来前门高于后堂,就会形成“仰天啸”,与整个地形地势不协调,从风水看,是“递龙势”的。池塘可以积水防火,又可以养鱼。屋后的风围树,既可以增添环境的优美,调节气候,又可以护坡防险。

三是围龙屋的建筑材料,以就地取材为主。一般用木材、石块、三合土(即用石灰、黄泥和沙搅拌而成),这三种基本材料,在南方山区是比较容易取得的。屋梁、木桁、桷、椽为木结构,门和窗的框架多为石条制成。

四是经济略为宽裕的人家,在造新屋时,还要雕梁画栋,所绘非常复杂,除中梁的正中绘上八卦图外,其余沿着梁缘墙壁绘带状的山水花鸟或历史人物图画;喜欢大红大绿,色彩浓重,这既保留着中原官宦人家的府第格式,又吸收了吴越地方的幽雅风韵,形成了客家人的特殊风情。

客家圆楼(佚名摄)

一般说来,客家人的围龙屋在建屋之初,本为一家所建,仅建堂屋和横屋,后因兄弟分家,子孙繁衍,户数人口逐渐多起来以后,方在正屋的后面加建围龙。围屋的房间视当时的人口和户数多少而定。因户口和人口不断增加,所以后来再增建二围、三围,最多的建到五围。

圆楼圆楼又称“土楼”,是客家人在建筑上存留下来的又一光辉文化遗产。圆楼,顾名思义,整个构造是圆形的,是以生土、沙、石头和石灰等为原料,用竹片、木条做筋骨夯筑成墙的土木结构楼房。

客家圆屋(崔志明摄)

圆楼出现的历史背景,可以追溯到西晋末年,客家人从黄河流域南迁闽粤赣地区的初期。那时,一批批中原汉族人民(其中包括大量的官宦、士人和兵家),由于常年战乱和天灾所迫,整家整族(宗族)的人离乡背井,辗转迁移,长途跋涉来到了当时被称为“蛮荒之地”的闽、粤、赣边区,在人烟稀少的山里安顿下来。这些移民初来乍到,境况困难,最初一般都利用当地盛产的竹、木、树皮、茅草等,建造起最简易的茅屋。后来逐渐安定发展了,才建造泥墙瓦顶的土屋。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因历代朝政腐败,盗匪横行,迫使分散在偏僻山区的人们整族集中居住,集体防御。这样,就由单家小屋建成连居大屋,又由一层大屋建成高层大楼,成为后来的圆楼。

客家方楼(佚名摄)

大埔县枫朗乡的“维新楼”,建于清朝同治元年(1862年),高约10米,楼高三层,每层24个房间,共72间。底墙厚1.5米,第三层墙厚0.75米,用石灰混糯米糊加上泥土夯打而成。走廊宽1.14米,以木为桁椽,盖瓦。底层只有一门出入,圆形的天井直径24米。圆楼内有水井、砻、碓等各种农家生活设施。

方楼方楼,俗称“四角楼”。丰顺县砂田乡占头村,有一座砂田四角楼,建于清代,外观呈正方形,面积为1225平方米;楼墙底基用双层石砖砌成,高3米,3米以上为泥土墙;分3个大厅,以四大圆门相通;全楼分两层,共153个房间。整座建筑为木构架斗拱,保存完好。

客家人的所有民居建筑,多为就地取材,施工简便,造价低廉,结构牢固,具有通风、采光、防震、防兽、防盗等优点。许多高大屋宇,虽历经数世纪的风风雨雨,现仍坚固完好。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1:0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