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宫观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宫观分类:【传统文化】 道教祀神和作法事的处所。为道宫和道观之合称,宫观的名称,始见于秦汉。那时宫观是供帝王游乐休息之所,大祠庙亦可称为宫观。而修道者最初居山洞,后于其旁筑有馆舍,此即后世道馆之始。东晋已有道馆之称谓,并且道馆开始立于都邑,齐有兴世馆,梁有华阳上下馆、朱阳馆等,均为南北朝之著名道馆。北周武帝改馆为观,当时有通道观、玄都观等,但尚不普遍。至唐代,始不用馆字,而全以观字代之,大道观则称为宫。唐、宋之后宫观之称大行于世。《唐六典》卷4:“凡天下观,总1千6百87所,每观观主一人,上座1人,监斋1人,共纲统众事。”可见当时宫观之盛。 道宫与道观的合称,是道士修行、祀神以及举行斋醮祈禳等宗教仪式的场所。宫最初的含义是房屋,秦朝以后才成为帝王所居房屋的专名; 观则是指具有相当高度、可以登临其上四处观望的建筑,例如宫门前两边的望楼和可供游观的台榭等。汉武帝好神仙,在京城长安等地修建迎神祀神的祠宇楼台,就称为宫观,于是宫观始与神仙发生了关系。迎神的楼台称为观,据说是因为神仙从天而降,为了表达对神仙的热情和诚意,所以将其修建得非常高,以便登高远迎;祀神的祠宇称为宫,是因为汉朝帝王居住的房屋才叫宫,为了表达对神仙的恭敬和尊重,所以祀神的祠宇也升格为宫,以显示其崇高的地位。道教最初并没有专门的庙宇,张陵创立“五斗米道”时,以给人治病为名,让病人在静室中闭门思过,饮符水,同时由他为病人请祷。据说,凡是诚心信道的人,就可以痊愈。于是静室也就成了道教最早的修行场所,许多道士在家中都设有静室,开始并没有固定的格局,后来的道经才作了统一规定,例如静室必须独处一隅,不与其它房屋相连,室中不能陈放杂物,只能放置香炉、香灯、香案和书刀四物。后来,为了统领信徒,五斗米道又设置了一些规模较大的静室,一般称为 “治”,以作为规模较大的宗教活动和处理教中事务的场所。治的建筑非常简陋,不过是一些茅屋或瓦屋。南北朝时期,随着道教影响的扩大,一些信奉道教的帝王与达官贵族争相延请著名道士,并特地为他们修建居住修行的处所,始称为观。唐朝崇奉道教,所建道观极多,据史书记载,当时全国修建有道观一千六百八十七所。唐高宗还封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既然皇帝居住的所在称为宫,于是道观也就仿照皇宫之名而升格为道宫了。从此,道教的庙宇就有了专名,一般而言,小的称观,大的称宫。宫观建筑的形势与格局也日趋复杂,多为宫殿式的建筑群,主要有供奉神灵的殿堂、斋醮祈禳的坛台、讲经诵经的所在以及道士寝息的居室等等。宫观内还有道教神仙的塑像和壁画。尽管宫观众多,但在宋代以前,道教并不要求道士出家,长期以来没有佛教那样的信徒群居的 “丛林” 制度,直到宋金时期,王重阳创立全真道,才模仿佛教的形式,要求信徒出家,聚居宫观修行,这样一来,宫观才成了道士聚居的“丛林”。始建于唐朝、历代又加以扩建重修的北京西便门外的白云观,就是全真道的第一丛林。 道教祀神的处所。“宫”本来是封建帝王居住之处,由于封建统治者崇拜天神,所以祀神之所也称“宫”。而“观”者是观望之意,原指城堞可供眺望之处。《道书援神契》说:“古者王侯之居皆曰宫,城门之两旁高楼谓之观。”《艺文类聚》卷六十二云:“观者,于上观望也。”《关尹传》载:“尹喜结草为楼、精思至道,周康王闻,拜为大夫。因草楼可以观望,故号此宅为关令草楼观,即观之始也。”《稗史》说:“周穆王好神仙,召尹轨、杜冲居终南山,尹真人草楼因号观,由是奉神仙之地皆名观。”《史记?封禅书》也说:“公孙卿谓武帝曰:仙人好楼居,于是上令长安作飞廉桂观,甘泉则作延寿观。”历代宫观沿革为:早期张道陵建立二十四治作为当时五斗米道传教、祀神、修道之所,至晋时或称治、庐、靖室;东晋称馆;北朝称观,至唐代始正式改馆为观;唐宋以后宫观大兴。历代宫观的建筑形式,虽规模上有大小之别,但形式上都为宫殿式。《道书援神契》说:“殿堂分东西,阶连以门庑,宗庙亦然。”主要部分为三清、玉皇、灵官等殿和山门、牌楼组成。全国较为著名的道教宫观有:江西龙虎山上清宫、江苏茅山元符万宁宫、苏州市玄妙观、陕西西安市八仙宫、陕西周至县楼观台、北京市白云观、四川成都市青羊宫,四川都江堰市古常道观、湖北丹江口市武当山紫霄宫、武汉市长春观,以及华山、崂山、泰山、罗浮山等处的道观。 ①古代供帝王游息的地方。《释名?释宫室》释: 宫,穹也,屋见于垣上,穹隆然也;观,观也,于上观望也。《三辅黄图序》: 秦穆公居西秦时,以境地多良材,始大宫观。又《史记?秦始皇本纪》: 三十五年,秦始皇乃令咸阳之旁二百里内宫观二百七十,复道甬道相连。②道士修道、祀神和举行宗教仪节的处所,为道宫和道观的合称。始见于《史记?封禅书》,汉武帝令在长安建蜚廉桂观、甘泉建益延寿观等。后道教袭用之。东晋称馆、北朝始称观。唐以后宫观并称,大道观则称宫。其规模虽有大小,形式大致一律: 前有门,入门为中庭,继为堂(即殿),堂后为寝。或旁有廊庑,后有园池。廊之两侧,分别建屋。全真道宫观采用十方丛林制,凡道士皆可挂单居住。正一道宫观则采用子孙庙制,不接受游方道士。 |
随便看 |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