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小孩镇魂避邪物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小孩镇魂避邪物

分类:【风俗文化】

民间迷信认为,小孩的魂魄是比较脆弱的,极易受到损害,特别是容易被神鬼之类冲着。为防止孩子“落魄”,保其易养易长,往往取一些被认为有镇魂避邪的物件作为装饰。除上面已讲到的百家锁和百家衣之外,各地尚有一些独特的物品。

戴耳环和戴脚箍较为普遍。贵州的小孩,多在耳根穿一小孔,用金、银、铜类金属作成耳环模样的东西给他带上,名叫“破相”。不到长大成人是不取掉的; 亦有的长久带着,永不取下。陆安时兴给小儿戴脚箍,形同手镯,把它当作一种神秘的刑具用。脚箍多用银、铜或铁打制,上刻神名或长命富贵等字样,以为有了这种神的刑具锁缚着,小孩就能长寿,不至早亡。其他如孩子脖上带项圈、银链、小锁,像《红楼梦》里宝玉戴的那块通灵宝玉,宝钗挂的那把金锁,湘云佩的那只金麒麟,也都是镇魂驱凶、避邪祈祥之物。

浙江习俗,婴儿第一次去外婆家(取双满月时),须在鼻尖上抹点锅底灰,身上挂一本旧皇历,以避邪祟,俗称“乌鼻头管望外婆”。到了外婆家,外婆给婴儿挂上由红绿线搓成的长命线,示祝长命富贵。

在广东陆安,小孩脖颈上挂用一条红绳和一条线穿上的两个铜钱,作为避邪物。这种“铜钱”须问“榕树公”、“榕树婆”(犹以神庙两旁种植的为好)求来,以铸造的那个朝代的皇帝在位时间长些、皇帝的寿命也长些的为佳。还有流行带上从神那里求来的香火便可避免魔鬼的侵害的习俗。所谓香火,就是插在香炉上的香燃烧后所剩余的下面一节。这种香火,须到神庙求得。将求来的一对“香火”折断,用四方小块的色布包裹成小包袱状缝好,串上红绳,就可供小孩带于身上。一般在小孩外出或害了病时是一定要带上的。

我们再来看看北方黑龙江一些地方的风俗。像一面坡镇,被认为有镇魔作用,作为护身符以避邪祟的物件主要有: 取一块在雷雨天被雷电击倒的大树上的雷击木,用线绳穿起,给小孩戴在手腕上或挂在脖颈上,有镇慑作用,因为雷公已经把鬼妖邪祟驱走。高龄老人寿终,取其死者身上覆盖的尸布或死者亲属佩带的孝帽布、黑纱布、白腰带布之类,缝制成一个圆形布箍 (如同手表带的样子),在它的上面打上线结,死者有多大年纪就打多少个结 (穿一针打一结),然后给孩童戴在手腕上,直到破损不能再戴为止,迷信以为可以避邪。外人借死者的灵威镇慑鬼妖邪祟,对死者来说认为也是一种积德的表现,死者家属是不会有异议的。

上述种种所谓镇魂避邪物,都是迷信愚昧的产物。如今科学昌明,大多数人已不信这一套,加于小孩身上的这些古怪枷锁也多已弃除。但愚昧和封建迷信思想是个顽症,在个别地方仍有流传。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5:5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