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分类:【中国民俗】

供人居住寝卧的地方。远古时的屋是半地穴式的建筑,在地上挖个坑穴,穴壁就是墙壁。有的在穴的四周垒起矮墙,在屋的中间竖起木柱,然后在木柱上搭起屋顶,顶上盖树枝、野草或兽皮。屋的出入口是斜坡的。西安半坡的半地穴式房屋遗址为我们提供了远古房屋的面貌。到了商代,奴隶主的住房已从地穴变为地面建筑了。其建筑以木构架为主,墙是用板筑的,并开始用瓦铺盖屋顶。河南安阳殷墟和陕西岐山周原等地,向我们再现了这种房屋形式。由于卯榫技术的出现,西周时的房屋建筑技术已有相当的水平。当时贵族的房屋前有堂,是行礼的地方; 后有室,是住人的地方; 中间有过廊,室的左右为房。室的门在东南,叫做 “户”;窗子在南,叫作 “牖” ; 北面的窗子称“北牖” ; 室的西南角叫 “牖下”,为尊者所居的地方,称作“奥” ; 东北角用来储藏粮食,叫做 “宦” ; 西北角是光线射入的地方,称作 “屋漏”。庶人的房子,中间的屋作行礼待客之用,左右两间供居住。一般百姓的房仍以半地穴式为主。最初的屋都很简陋低矮,内部空间狭小。古人席地坐卧的习俗,与古代房屋的特点是有密切关联的。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7: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