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工布新年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工布新年分类:【中国民俗】 工布,位于西藏拉萨的东南部,隶属于今天的林芝地区。早在吐蕃时期就属当时的吐蕃王朝管辖。这里交通极为不便,与邻近藏区很少来往,加上林木苍翠、绿草如茵,一年四季温湿多雨,使这里的民俗文化呈现鲜明的林区风格。 工布新年在藏历十月初一,但工布年的准备工作从九月就开始了。九月下旬,各家准备好充足的木柴,砍好做犁的木料;还要准备肉食及炸卡赛等供品、小吃。九月二十九日,每家要拿出用9种东西煮的“古突”让大家吃,并且还要赶鬼,以免鬼扰乱新年的活动。到三十晚上,人们举着火把,跑进每一间屋子,从怀里抓出早已准备好的黑白石子,哗啦啦朝角落砸去,以示驱鬼。有的人家还朝火把上泼烧酒,腾起熊熊火焰,发出嘶嘶声音。随后就用松烟和旺波树把门挡严实。认为这样就可以使鬼无法回来,可欢度新年。 新年唱箭歌(张鹰摄) 赶走了鬼,家家要请狗吃饭。人们把过年的糌粑团、牛羊肉,还有桃子、酥油、奶渣、人参果、青稞酒等,端端正正摆在木盘里,或放在长长的木板上,茶和酒装在核桃壳里。一切准备停当,主人把狗唤来,说:“快乐的狗,请进餐吧!”如此三次。有经验的狗这时显得非常庄重,先把所有食物都嗅嗅,然后决定吃什么。有些狗却乱叫狂吠,打翻盘子,掀倒茶酒,主人认为不吉利,便把这不识抬举的“贵客”赶走。工布人认为狗吃什么,不吃什么,都是神的指使。因此,全家人诚惶诚恐,密切注视着狗的每一个动作:吃了糌粑或饼子,预示粮食丰收;吃了酥油或奶渣,预示农业兴旺;千万不能吃肉,认为三十晚上狗吃肉,不死人也得闹瘟疫。 狗吃饱了,人再吃团年饭。人们围着火塘坐成一圈,烤着暖烘烘的青柴火,喝着青稞酒、酥油茶,吃一种用酥油、牛奶、面粉做的面疙瘩,将它戳在尖尖的木棍上,伸进火里烤,熟一个吃一个,味道特别香。 这天晚上一定要吃饱,胀得肚子鼓鼓囊囊。据说半夜里鬼会来背人,不吃饱,身子轻飘飘,说不定会被鬼背跑了;吃饱了,鬼就背不动。因此,吃饱与否,关及生死存亡。 新年初一,鸡叫头遍,工布人要出门放火药枪(现改为燃放鞭炮),迎接新年的到来。凌晨,各户要到邻居的柴垛上“偷”柴,表示邻里和睦,共同富裕。主妇们背起水桶,带着青稞酒和祭神用的糌粑团,在水边煨桑敬神,背上新年的第一桶水。回家的路上,不管遇到什么人,都不能回头,不能说话。认为若回头讲话,装满福气的水就会跑到别人水桶里去。 背回新年第一桶水,倒进神佛前的净水碗里,用它拌糌粑做成供果,对好青稞酒,再带上供品和青稞酒,来到自家最好的庄稼地里,祭祀丰收女神。他们在地里竖起一根长木杆,杆上挂经幡,下挂一把麦草,麦草象征丰收女神宝座。木杆前用石头搭个祭台,摆好各种供品,煨烧青草香树,“通知”煨烧青草香树,“通知”田地的保护神,来接受供奉和膜拜。祭毕,围着祭台唱歌跳舞,娱乐丰收女神,以祈丰收。 新年祭土地神(张鹰摄)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