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希荣仲孜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希荣仲孜分类:【中国民俗】 “希荣仲孜”是藏语译音,意思是“希荣村的野牛舞”。 希荣仲孜的表演者及伴奏共7人,全部是男性。“野牛”两头,每头由两人扮演,“阿让”(领舞者)一人,击钹、鼓者各一人。野牛分雄和雌,雄牛叫“达姆青曲杰”(阎魔护法神),雌牛叫“巴登玛索尔玛”(吉祥天母);阿让称“乃穷扎拉庆姆”(原西藏地方政府所供奉的护法神)。 关于希荣仲孜的起源有这样的传说:五世达赖阿旺罗桑嘉措(1617―1682年)被人们从山南迎请到拉萨时,途中要翻过古嘎啦山(现山南桑耶乡境内),当时山顶雪封,无法通行。这时两头野牛和阿让突然出现在五世达赖跟前。达赖问道:“你们是干什么的?”阿让回禀:“我小牛(指阿让自己)住夺热希荣,是乃穷扎拉庆姆,即白哈王护法神的化身;这公牛是达姆青曲杰阎罗王的化身;母牛是吉祥天母巴登玛索尔玛的化身。这山顶的雪封,用皇帝的骏马也推不掉,只有我们野牛才能推走。”果然,经过两头野牛和阿让一番努力,终于开通了一条道路,五世达赖顺利到了拉萨,建立了甘丹颇章政权。后人为了表彰野牛的功绩,就跳起了野牛舞。 希荣仲孜表达了人们庆贺吉祥、圆满时欢乐的情绪和愿望。 希荣仲孜在五世达赖阿旺罗桑嘉措在位时,每年藏历六月底至七月初,都要参加在拉萨举行的雪顿节。由于希荣仲孜的演出突出了祝福吉祥、圆满的含意,因此雪顿节的第一天开幕式上,必须演出希荣仲孜和“扎西雪巴”(白面具藏戏)。那天拂晓前先到布达拉宫献演一场,然后到哲蚌寺献演一场,再到罗布林卡献演。这三场献演,象征雪顿节在吉祥中开幕。最后一天闭幕式时,也必须献演希荣仲孜和扎西雪巴,表示雪顿节的圆满结束。节日结束以后,他们还要在拉萨贵族家登门献演几天,这会得到不少糌粑、酥油和赏钱。然后赶回希荣参加本乡的望果节活动,以示祝愿今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让全乡人们过上吉祥的日子,这才结束了一年一度的演出任务。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