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平遥县城宅院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平遥县城宅院分类:【中国民俗】 山西县城的建筑和民居宅院,最有特色的要数平遥县城,是中国古代县城的实物标本。1986年12月,被国务院列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1997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并评价为“平遥古城是中国汉民族城市在明清时期的杰出范例,平遥古城保存了其所有的特征,而且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为人们展示了一幅非同寻常的文化、社会、经济及宗教发展的完整画卷”。 平遥县城民间宅院,大体有两类,一类是前店后寝式的店铺式宅院,俗称“店铺”;另一类即是不带“铺面”的普通民宅。 (1)店铺式宅院。明清时期,城内的几条主要大街东大街、西大街、南大街、北大街、城隍庙街逐渐形成商业集中的城市街道,两旁是鳞次栉比的店铺式院落,即前店后寝式的四合院或多进院。院的临街倒座为铺面,第一进院做买卖,二进院、三进院供居住、储藏,或做作坊。铺面多为木结构插板式,隔为上、下两层,下层营业,上层储物或居住。 (2)普通民宅。清代中叶,平遥城内票号兴盛,商贾发达,城市居民富庶,所建民宅讲究,多为砖墙瓦顶木结构四合院,以北屋为正,三或五间者居多。居中三间为一堂两室,俗称“门道里间”,中间为堂屋,两里间为居室,东西两边为耳房,俗称“稍间”。院子的东、西两侧建东、西厢房,南面筑南厅。位于关帝庙街9号院的程宅,就是一处典型的传统四合院。有正房五间,硬山顶,带前廊,前檐墙筑拱券式门窗。东西厢房各三间,单坡硬山顶,带前廊。南厅五间,硬山顶,带前廊;南厅的东南角辟为院门洞,高台阶,高门槛。建筑材料考究,青石作基,墙体高厚,端庄秀美。(附图) ① 平遥城内的豪商大贾的宅院,大多是二进院、三进院、多进院和组合式院落。院中有过厅,有的配有偏院、场院或花院。内院正房一般为五间的拱券式砖结构窑洞,拱上用黄土铺砖,屋顶厚实,东暖夏凉。窑洞前部加筑木廊瓦檐。屋宇素面有精美的木雕、砖雕、石雕及彩画,门窗大多双层,木樘木棂,做工考究,花纹繁巧。如位于县城内葫芦肚巷7号院的冀宅,原为日升昌票号掌柜冀玉岗之祖业,建于明末清初,坐北向南,二进院,东、西有偏院,占地2000平方米。院宅门辟于八卦的“离”字方位,门顶建看家楼,宅门两旁各有厢房三间;过厅高筑,面阔五间,前院东、西厢房各三间。后院拱券正窑五间,东西廊窑各三间,正窑之上有木构楼房五间。院心敞亮,房舍高大,设计大方,选料精良,做工考究,还带有东、西偏院,东院为书房院,是典型的富室院落。(附图) ① 葫芦肚巷7号冀宅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