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徽商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徽商

分类:【传统文化】

俗称“徽邦”,是徽州府籍商人或集团的总称。萌芽于东晋,成长于唐宋,兴盛于明、清,至清末逐渐衰落。徽商在兴旺时期,商业活动遍及全国,在长江中下游一带颇有势力,有“无徽不成镇”之说。主要经营盐、米、丝、茶、纸、墨、木材、典当和对外贸易。一些徽商财力雄厚,“富比王侯,债放朝廷”。歙县江春等为佐平金川年需,一次就捐银400万两。徽商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贾而好儒,或先贾后儒,或先儒后贾,或亦贾亦儒,“贾以厚利,儒以名商”。朱熹的外祖父祝确经营的店铺占徽州府城的一半,人称“祝半州”。明代戏曲家汪道昆、数学家程大位、清代著名学者戴震均出身徽商家庭。徽商致富以后,或兴建书院,或资助学人,或出资印书,促进了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乾隆间,歙县盐商鲍志道曾捐助万金修建紫阳书院、山间书院。同治年间,歙商曾以万余缗巨资在南京创建试馆,作为土子乡试住宿之所。歙商鲍廷博集所藏图书,刊《知不足斋丛书》,受到嘉靖皇帝的旌表,赏赐举人出身。至于投资家乡建设,仅歙县在明代便有祠堂、牌坊、佛寺、道观、桥梁、路亭200余处,清代投资则更多。一些徽商还建宅第、筑园林。歙县棠樾盐商鲍氏不仅在家乡建有巨宅牌坊,还在扬州兴建“西园曲水”等园林。歙人吴允,搜罗奇石,大造亭园,取“春色先归十二楼”意,名十二楼。歙县潭渡人黄晟兄弟4人,各建花园1座。徽商的这些活动都直接、间接促进了徽州文化的发展,形成了在全国独树一帜的新安文化。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9 0: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