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杜佑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杜佑

分类:【传统文化】

唐代大臣,史学家。字君卿,京兆万年(今陕西长安)人。出生世代官宦之家。父希望,官鄯州都督、鸿胪卿。佑年18以荫补官,历事玄、肃、代、德、顺、宪6朝。在地方由郡县仍僚佐至封疆大吏,先后任容管经略使、岑南节度使、淮南节度使。德宗末至顺、宪两朝,三为冢宰,拜司徒、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岐国公。佑仕宦60年,出将入相,常以求富国安人之术为己任。开元时,刘秩仿《周礼》六官之法,将历代典章制度分类编次,成《政典》一书,佑以为未备,故“采五经群史,上自黄帝至于有唐天宝之末,每事以类相从,举其始终,历代沿革废置及当时群士议论得失,靡不备载”(李翰《通典原序》),以为来今黾镜,历30余年,撰成《通典》200卷。《通典》纵贯古今,首创政书体,为我国第一部典章制度通史,意义深远。郑樵《通志》、马端临《文献通考》等莫不受其启迪。

唐政治家、史学家。字君卿。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出身官宦世家,历任德宗、顺宗、宪宗三朝宰相。潜心研究历代典章制度的沿革得失,总结历史上的经验教训,在刘秩(史学家刘知己之子)《政典》的基础上,用三十年时间,写出《通典》。全书五十七万余字,共二百卷,记载了自黄帝起到唐肃宗、代宗时的各期制度。是我国第一部记述典章制度的通史,创立了史书编撰的新体制,反映出杜佑的历史进化观点和经济是政治的根本等接近唯物主义的思想,其后郑樵作《通志》,马端临作《文献通考》,悉以此书为蓝本。

字君卿,唐京兆府孺年(今?西西安)人。唐代著名的?史?家,政治活?家。玄宗檫元二十三年(735),生於累世仕宦之家。其父杜希望,玄宗?做咿鄯州都督,钊有?功。杜佑18?,以父梳入仕,厌?南郡??,剡胯丞。此後入幕府,因樘期?官下?,?社?利弊蒉?掺解。?任江淮青苗使、容管?略使、水?弈呤埂⒑图e使、判度支等?。所任??,都陪?家?嬴收支有晷,故能洞悉制度得失。後?币杞排?出朝,喵?南?席使,充淮南?度使,成?封疆大吏。唐德宗?元十九年(803)拜?校司徒,同中?樵下平章事,後喵德宗、?宗、?宗三朝宰相。元和初,拜司徒,封岐?公。元和七年(812)卒,享年七十八?,?太傅,瞩“安?”。杜佑自幼胗父坐?,酷???,?常坐到深夜。年樘以後又樘期?事政治、??活?,在?政?坂中,使他帐滓到??、文化的重要作用。杜佑生活在唐王朝由全盛走向衰?的?化咿程中。??了玄、妹、代、德、?、?六朝。他在晚年身?重任,得盂全局,便於周知?家盛衰的晷嫔?铨。唐?宗?敬重他,上朝不呼名,?以司徒费他,足?其德高望重。杜佑著述有《通典》200卷,《理道要耘》10卷等。《通典》集中反映了杜佑在史?上的?出??。

《通典》一?,其?著?殓,起於“大?之始”(李翰《通典原序》),剿於“?元十七年,自淮南使人?晟?之”(《沛唐??杜佑?》),??了35年的漫樘?殓。杜佑的《上通典表》也真:“至於往昔是非,可??今?缫,布在方册。亦粗研?,自?砾修,年逾三硷,滓寡思拙,心昧揎?,?籍?多,事目非少,?事功?,罔愧乖疏,固不足办?大猷,但竭愚蓖?而已。”( 《沛唐??杜佑?》)

杜佑著《通典》所?史料上起周秦,下及?代官私著述,引?多哌248肺以上。杜佑?呃些史料?非??照抄,而是按??、政治、?事、地理、?疆、各族等九?方面加以系靳整理、分析、怎?,?撰成?。其中主要是?秩的《政典》,“檫元末,?秩??史百家之言,取《周顿》六官所?,撰分樵?三十五卷,?曰 《政典》。大??亵费兖,房?以?才咿?更生,佑得其?,?味厥旨,以??目未蓖,因而?之,加以檫元顿??,成二百卷,?曰 《通典》”(《沛唐??杜佑?》)。?秩是唐朝?出的史?家?知?的?子,《政典》是按照《周顿》天、地、春、夏、秋、冬六官所掌的??,??集材料的。杜佑研究了《政典》深受?办,但?以?未蓖,便?心博?留籍,?藉助??撰《通典》,但又指出它的不足之?。再加上檫元?代所?的《顿志》、《?志》材料,?大??,充?内容,著成《通典》。所以真《政典》是《通典》的主要?考材料。

《通典》的篇目内容?泛,所取史?的?史?殓,包括上自?真?代黄帝,下至唐代宗?止,它是仿照硷?篦正史中的志?,把?代篦改?通史篦?成的。《通典》共有200卷,分?9? (兵刑分而列目??9?,合而?一??8?)其篇目是: (1)食?典12卷,(2)啉佩典6卷,(3)官?典22卷,(4) 顿典100卷,(5)?典7卷,(6)兵典15卷,(7)刑典8卷,(8) 州郡典14卷,(9) ?防典16卷。

通典的史料?值很高。杜佑一生?政,??赜富,?家盛衰,世锾日?,制度嬗?,既使他思索、焦?,也?他撰?《通典》提供了可能,呃是杜佑在唐代後期撰?出我?第一部系靳性典章制度通史的社??件。杜佑?有?撰《通典》的主愚?件,他酷??坐古籍,又掌握?史事?,?《沛唐??杜佑?》?蒌:“性嗜?,?涉古今,以富?安人之戌?己任。”又真:“佑性勤,而?倦,腠累及?相,手不?卷。冱明?事,接待馘客,夜??下坐?,孜孜不怠。陪馘佐??,人?其揆而服其博,韵有疑锗,亦能冱正。”呃真明他是一?知滓?博而又虚心好?的政治人物。杜佑具?了政治家、史?家的素冱,用了35年的精力,著成《通典》具有很高的?值:

1.?立了典志?的?撰方法。自司褚喵?《史?》八?,班固撰《??》十志,志?就成?硷?篦史?的重要酵成部分。由於班固 《??》以下均??代史,各志也以?代?限,不能前後照?,上下沿革不明。而且有的硷?篦?代史尚??志,更增加了人?探?典章制度源流的困膣。杜佑《通典》檫?了典制篦通史的史?篦裁及?撰方法,斤後人以?大的?迪。宋末元初褚端乓?氧《文?通考》厌《通典》樵?之缺,理《通典》天?以後制度沿革内容,使典制篦史籍臻於成熟。《通典》之後?代擂理出?了很多典志?,成?史?中重要的篦裁之一,其?撰方法均在《通典》的基盗上,逐?改善起?的,所以真典志?的?撰方法是杜佑?立的。他叙述政治的各肺制度,把?代史改?通史,就容易看出社?办展的狙索,叙述各肺史?,先?的概述,再具篦介铰,可以得到系靳而完整的?史知滓。不??集各肺史料,而且把???於某肺政治韵施的阻?,也??翔?,就能看出制度?喵的?代情况。呃肺良好的?撰方法,?後?典志?的?撰做了榜?。

2. ?著《通典》目的明催。任何一部史?,都是??代需要而?生。封建?代的史??然是?封建靳治肓?服?的。杜佑生逢?世,?火铎仍,他出?入相,或?封疆大吏,或是?盍大政。他少年??咿“檫元盛世”,青?之秋,又逢“安史之?”,藩?呗兵,以君主?制?象徵的中央集?制度被愈演愈烈的藩?割?局面所代替,唐帝?已走向衰落道路。杜佑?著《通典》,就想汲取?代靳治??,?挽救呃肺衰?局面。所以他真:“所纂《通典》??群言,徵衷人事,?施有政。夫理道之先,在乎教化;教化之本,在乎足衣食。《易》费聚人曰?; 《洪?》八政,一曰食,二曰?;管子曰,???,知顿?,衣食足,知?辱;夫子曰,既富而教,斯之洲矣。夫行教化,在乎韵?官,韵?官在乎?官才,?官才在乎精啉佩。制顿以端其俗,立?以和其心,此先哲玉致之大方也。故官?韵,然後配顿配?焉;教化隳,然後用刑列焉;列州郡,俾分钌焉;置?防,遏戎狄焉。是以食??之首,啉佩次之,?官又次之,顿又次之,?又次之,刑又次之,州郡又次之,?防末之。或盂之者,庶知篇第之旨也。”(《通典?食?序》)。政治的基盗在??,靳治力量在?官,?家的安定在?防,呃是杜佑的卓越?解。尤其杜佑把物冱?件放在第一位,足?其????件的重?。司褚喵《史?》的《平??》陪《?殖列?》?後世?史?者指出了重????铨的方向,杜佑的《通典》??社?政治??制度的研究作出了示?。

3.《通典》?後人提供了系靳的研究材料。《通典》是一部通史性的政?,所以他叙述各肺制度及史?,?是按着年代?序,?上古到唐朝,??直?,内容翔?。?且是?“以?相?”,按照事物性冱,依次安排,?理清楚,便於考查,提供了系靳的研究材料。尤以 《食?典》《?官典》《兵典》《?防典》?最好。例如《食?典》的材料,它把?代土地所有形?的?喵,租税的蒺重,户口的盛衰,??的?革,?杵的管理,塍税的配起,整?社???部分都考查到了。《?官典》的材料,它?中央到地方,?文官到武官,?官铪到官肓,都叙述得清清楚楚。《兵典》的材料,更?珍倨膣得,它把唐朝以前所有??的????,兵法上的原?原理,都?见起?加上?铨,?直成了杜佑的?事科?著作。《?防》的材料也很整?,它把?史上中?四面的部落和?家,斤以久合的叙述,?夷方面?了20?,南姓55?,西戎70?,北狄42?,把呃193?部落和?家按出?的先後,集中起?做?篦介铰,?後人研究?防史提供方便。

?之,杜佑所撰?的《通典》,是我?史籍??中的?秀代表作之一。《通典》源於硷?篦史?的?丈,办展而???、政治、顿?等典章制度的?史,越出了以人物硷??叙史中心的??,?史?著述檫曛了新的途?,?立了我??史?撰?上的新篦裁――典制篦通史。所以成?以後,?後世影?很大。

在我国古代汗牛充栋的历史著作中,《通典》以其特殊的体例而独树一帜,成为我国第一部记述典章制度的专书。它的作者就是唐代著名史学家杜佑。

杜佑(735―812),字君卿,京兆万年县杜曲(今陕西长安杜曲)人,出生于世宦之家。18岁时,即踏上仕途,历任和籴使、转运使等与国家财政、经济有关的职务,这使他对财经制度有着较为深刻的认识。后来他又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即宰相)参与朝政,对当时的社会形势和政治得失有了较全面的掌握,知道治国的关键之所在。他所生活的时代,正是安史之乱后,唐王朝由盛而衰的滑坡时期,一些在唐初行之有效的制度早已破坏,遗留下许多问题。面对这种状况,杜佑十分忧虑,力图从历史上典章制度的沿革变化中总结出一些规律,为统治者提供借鉴,找出解决当时社会矛盾的方案。

他在前代著作的基础上,结合自己丰富的经验和知识,历30年之功夫,写成《通典》一书,凡200卷,分食货、选举、职官、礼、乐、兵、刑、州郡、边防八典九门。在编排各典的顺序上,他首列食货,认为经济因素是治乱兴衰的关键。这种认识是符合社会实际的。此书所载的内容上起于唐虞时代,下至唐玄宗天宝年间(742―755),但在实际写作中,他并不机械地拘泥于这个范围,而是根据所述内容,有所提前或延后。

他在书的自序中介绍写作此书的目的是为了“将施有政”(《通典?自序》),即要为当时封建政治服务,为统治者提供参考。为达此目的,在叙述典章制度的沿革变化时,他又以补注、议、注等形式,加入自己对某一问题的看法。

虽然《通典》以唐代刘秩的《政典》为蓝本,但杜佑博采各种史学著作,经过精心考订,去伪存真,用随类相从的形式加以编排组织,使其书从内容到形式都发生了质的飞跃。《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杜佑从儒家五经,历代正史到汉、魏六朝人的文集奏疏,无所不采,记载翔实又不失于烦杂,简明而又能抓住要点;对各方面制度的来龙去脉都有原原本本的介绍。认为其所载“皆为有用之实学”(《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此论十分精当。人们称《通典》是一部“体大思精”之作,并不过誉。

杜佑所创的典制体通史著作《通典》可与司马迁的纪传体通史著作《史记》相媲美,所异者只是二者的侧重不同。《通典》这种撰写形式,克服了各代正史中志以断代为限来叙述典章制度难以窥其全貌的缺陷,符合人们系统全面了解典章制度发展的要求。因而此书一出,就大受欢迎,后代仿效之作纷纷问世。《通典》与北宋郑樵的《通志》、元马端临的《文献通考》合称为“三通”,此后又增至“九通”、“十通”。杜佑对我国历史文化的贡献于此可见一斑。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0/20 0:2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