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杰出著作汗牛充栋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杰出著作汗牛充栋

分类:【地域文化】

自古以来,中原人民创造了大量的文化典籍。据《河南新志》卷十六云:“民国之初,河南文献征辑处成立时,有人查各县志及诸家文集所载,本省人之著述,计4万余种。固有未尽梓行者。而各县志多修于嘉庆以前,迄今又百余年,所作当亦不少。”在这些文献中,一流著作很多,它们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现略举数例,以见一斑。

在语言文字学方面,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是著名的文字学著作。全书共14篇,另有目录一篇,分为540部,收字9353个,按文字形体及偏旁构造进行排列。研究六书之义,分部类从,十分精密,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分析汉字字形和考究字原的字书,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字书之一。凡是研究中国文字学的人都要用这部书。许慎,字叔重,曾任太尉南阁祭酒。

宋代丁度等奉皇帝命令编纂的《集韵》10卷,是中国古代著名的音韵学著作。丁度字公雅,开封人,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集韵》平声4卷,上、去、入声各2卷,共收字53525个,比《广韵》增加27331个字,与《广韵》并称为中国古代两大韵书。是研究文字训诂和宋代语音的重要资料。

在历史学方面,汉代荀悦撰的《汉纪》30卷,是记载西汉史事的名著。荀悦,字仲豫,官至秘书监、侍中。班固的《汉书》文繁字多,阅读不便,汉献帝命荀悦仿《左传》体裁,用编年体进行改写,撰成《汉纪》。该书事详词简,曾受到唐代大史学评论家刘知几和宋代大史学家李焘的推崇。

晋代袁宏撰的《后汉纪》30卷,是记载东汉史事的名著。袁宏,字彦伯,官至东阳太守。该书根据多种历史资料,苦心经营8年才写成。体例虽仿照荀悦《汉纪》,但在抉择取舍上,有很多独到的地方。

唐代李延寿撰的《南史》80卷、《北史》100卷,是中国24部正史中的两部,专记南北朝史事。李延寿曾任崇贤馆学士、符玺郎兼修国史。李延寿修史的方法,是将南北朝有关史书打乱后重新编写,合众史为一史。他的《南史》先写成,删繁补阙,被宋朝人称为“佳史”。但李延寿是北方人,对北朝史事更熟。因此,他写的《北史》,参核同异,用力独深,叙事详密,首尾完整,比《南史》更好。

唐代司马贞撰的《史记索引》30卷,是有名的注释中国史学名著《史记》的著作。它与刘宋裴笥的《史记集解》、唐张守节的《史记?正义》一起,被后人分散开来,成为《史记》的注文,与《史记》合印在一起,至今随《史记》一起流传。司马贞是河内人,官至朝散大夫、弘文馆学士。

唐代吴兢撰的《贞观政要》10卷,是中国古代有名的政书。吴兢曾任洪、舒二州刺史、恒王傅。该书分门别类记载唐太宗与魏征、房玄龄、杜如晦等大臣的谈话以及当时的法制政令。叙事简明,意在劝戒。唐太宗的良法善政,嘉言懿行,大都是靠这部书流传下来的。

宋代薛居正等撰的《旧五代史》150卷,是著名的两部《五代史》之一。薛居正,字子平,曾任宰相。该书是根据历朝实录和范质《五代通录》写成的,资料相当丰富。

宋代宋祁和欧阳修合撰的《新唐书》325卷,是最著名的两《唐书》之一。宋祁,字子京,雍丘(今杞县)人,曾任翰林学士、史馆修撰。《新唐书》的本纪和志为欧阳修所撰,而列传为宋祁所写。该书本是为弥补刘《旧唐书》的不足而写的,内容丰富,文字简练。

宋代孟元老撰的《东京梦华录》10卷,是记载北宋首都开封社会生活面貌的名著。书中对开封的城池、坊市、宫殿、街道、风俗、节令等,描写很细,为研究宋代城市历史的必读之书。孟元老是开封人,北宋灭亡后迁到杭州居住。

宋代岳珂撰的《金陀粹编》28卷和《续编》30卷,是记载宋代抗金名将岳飞事迹的最完整的史料。岳珂,字肃之,是岳飞的孙子,岳霖的儿子,曾任户部侍郎、淮东总领制置使。岳珂有别墅在嘉兴金陀坊,故用以作书名。

清代汤斌撰的《洛学编》4卷,是有关中原学术思想史的名著。汤斌,字孔伯,睢州(今睢县)人,曾任工部尚书。该书共分两编。前编讲汉代杜子春、郑兴、郑众、服,唐代韩愈,宋代穆修等人的学术思想。正编讲宋代程颢、程颐以来有关代表人物的学术思想,其中包括程颢、程颐以下13人,附录2人;元代许衡以下3人,附录1人;明代薛?以下20人,附录7人。全书以宋儒为主,也不埋没汉唐诸儒的长处。

在地方志方面,明代李贤奉皇帝之命编纂的《明一统志》90卷,是记载明代全国山川地理、风土人情、建置沿革、交通物产等的总志,是了解明代全国情况的不可缺少的著作。李贤是邓州人,字原德,曾任华盖殿大学士。

在水利学方面,清代黎世序撰的《续行水金鉴》156卷,是中国古代有名的著作。黎世序,字湛溪,罗山人,曾任江南河道总督。雍正时,淮阳道傅泽洪撰《行水金鉴》,被称为“最善”的治水之书。但从《行水金鉴》写成到黎世序担任南河总督时,已过了80多年,有关河流湖泊的水利形势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所以黎世序决定仿照《行水金鉴》的体例,进行续写。书中为后人研究中国水利史提供了大量文献。

在法学方面,元代郑汝翼撰的《永徽法经》30卷,是有名的著作。郑汝翼,字鹏举,洛阳人,曾任大理寺丞。该书是一部研究唐代法律的著作。书中列唐律于前,附金律于后,以隋、唐、辽、宋有关资料加以参订,详细作注,多有创见。

在经济学方面,汉代桓宽撰的《盐铁论》12卷,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经济学著作。桓宽,字次公,曾任庐江太守丞。汉昭帝时,召开盐铁会议,贤良、文学等主张废除盐铁官卖,与御史大夫桑弘羊意见相反。该书记载他们在会上辩论的内容,共60篇,对研究当时的社会矛盾和经济生活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在军事学方面,宋代曾公亮、丁度等奉皇帝命令撰的《武经总要》40卷,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兵书。宋仁宗康定年间,朝廷恐将帅们不懂军事,命曾公亮、丁度等采古兵法及本朝计谋方略,编成此书。宋仁宗亲自作序,颁发给将帅。

在哲学方面,春秋时老子撰的《老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著作,也是道家的主要经典。相传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号老聃。《老子》中有不少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后代唯心、唯物两派哲学家都曾从中吸取过内容,对中国哲学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战国时庄周撰的《庄子》,也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著作,是道家的又一主要经典。据《汉书?艺文志》记载,《庄子》原有52篇,今存33篇。书中包含许多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文章也写得汪洋恣肆。《庄子》在哲学和文学上都有很高价值。

战国时韩非撰的《韩非子》,是中国古代另一部著名的哲学著作。书中集先秦法家学说之大成,提出一套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主张,对后世影响很大。韩非是韩国贵族。战国时的韩国,其都城先在阳翟(今禹州市),后在新郑。

战国末期吕不韦主编的《吕氏春秋》26卷,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杂家著作。书中分十二纪、八览、六论,共160篇。内容以儒家、道家思想为主,兼及墨、农、名、法、阴阳家的言论,汇合先秦各派学说,是秦朝统一天下的思想武器。

宋代程颢、程颐的学生们所记《二程遗书》25卷、附录1卷,是记载宋代著名理学家二程思想言论的著作,在中国哲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此书是经过朱熹整理的,为研究二程生平及其哲学思想的宝贵资料。

在建筑学方面,宋代李诫所撰《营造法式》,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建筑学著作。李诫,字明仲,曾任将作监。书中分释名、诸作制度、功限、料例和图样等部分,是当时建筑方面的经典著作,对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有重要价值。

在植物学方面,明代朱

撰的《救荒本草》,是著名的植物学著作。 朱

是朱元璋第五子,封在开封为周王。这部书有文有图,记载了400多种可以充饥的野草野菜,指出它们的形状、吃法等,对帮助老百姓度过荒年有一定作用;也是认真研究野生植物食用价值的重要著作,在世界植物学史上有一定地位。

清代吴其?撰的《植物名实图考》38卷,也是一部著名的植物学著作。吴其?,字哲甫,曾任两江总督。书中共记植物1740种,分谷类、蔬类、山草、

草、石草、水草、蔓草、芳草、毒草、群芳、果类、木类12大类。每种植物都详细叙述其形状、性味、用途和产地,并各附一图。该书至今仍为研究我国植物种、属及其固有名称的重要参考文献。

在医学方面,东汉张仲景撰的《伤寒杂病论》,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医学经典。张仲景,名机,曾任长沙太守。《伤寒杂病论》原为16卷。曾散失,经晋代王叔和搜集编次为36卷。至北宋,经林?校订,分为《伤寒论》(只论伤寒)和《金匮要略》(只论杂病)两书,得以广泛流传,它与《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并称为中医四大经典。

明代朱

等编的《普济方》426卷,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医方汇编。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所附医方,大多采自此书。全书共1960论,2175类,778法,61739方,239图,是自古以来收医方最多的书。明代以前大部分方书内容,都因它得以保存,为后世研究中医药学提供了极为丰富的资料。

在书法评论方面,南朝梁代庾肩吾撰的《书品》,是中国古代著名的书法评论著作。庾肩吾,字子慎,新野人。

在文学评论方面,南朝梁代钟嵘撰的《诗品》3卷,是中国古代著名的诗歌评论著作。书中专论五言诗,选汉魏以来103人,分上、中、下三品论其优劣。后人常将该书与《文心雕龙》并称。

在小说创作方面,晋代干宝撰的《搜神记》20卷,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神话小说集。对后世影响很大。干宝,字会升,曾任散骑常侍,封关内侯。清代大作家蒲松龄写《聊斋志异》就曾受到他的影响。

在作家诗文集方面,唐代杜甫撰、清代仇兆鳌注的《杜诗详注》25卷、附录2卷,是诗圣杜甫的全集及其最好的注本。杜甫,字子美,曾为检校工部员外郎。仇兆鳌,郑州人,曾任吏部侍郎。杜甫的诗歌是唐诗中的不朽著作。

唐代韩愈撰的《韩昌黎集》70卷,是唐代又一部著名的作家集。韩愈,字退之,曾任吏部侍郎。他的文章位居唐宋八大家之首。

唐代元稹撰的《元氏长庆集》60卷、补遗6卷,也是唐代著名的作家集。元稹,字微之,曾任宰相。

唐代李贺撰的《昌谷集》4卷、外集1卷,也是唐代著名的作家集。李贺,字长吉。书中收了李贺一生所作的240多首诗。

唐代李商隐撰的《李义山诗集》和《李义山文集》,也是唐代著名的作家集。李商隐,字义山,曾任工部郎中。

宋代尹洙撰的《河南集》27卷,是宋代著名的作家集。尹洙,字师鲁,洛阳人,曾任崇信军节度副使。尹洙的文章古峭劲洁。宋文以欧阳修为巨擘,而尹洙实为其先躯。尹洙对宋代古文的发展有较大贡献。

元代姚燧撰的《牧庵文集》36卷,是元代著名的作家集。姚燧,字端甫,曾任贤集学士。后人称其文章,宏肆赅洽,豪而不宕,刚而不厉,雍容盛大,有西汉之风。

元代马祖常撰的《石田集》15卷,也是元代著名的作家集。马祖常,字伯庸,曾任枢密副使。其文精赡鸿丽,其诗才力富健。

元代许有壬撰的《至正集》81卷,也是元代著名的作家集。许有壬,字可用。他的文章雄浑闳肆,为馆阁大家。

明代何景明撰的《大复集》38卷,是明代著名的作家集。何景明,字仲默,曾任陕西提学副使,是明代“前七子”之一,与当时另一大文学家李梦阳齐名。李梦阳为文雄迈;何景明为文谐雅,各有所长。

清代侯方域撰的《壮悔堂集》,是清代著名的作家集。侯方域,字朝宗,为文不讲宗派,很有名声。

清代宋荦撰的《西陂类稿》39卷,是清代另一部著名的作家集。宋荦,字牧仲,曾任吏部尚书。他精通典籍,熟悉掌故,诗文皆为当时人所推崇,与当时另一大文学家王士祯齐名。

上面所提到的只不过是一些例子而已。然而从这些例子中可以看出,古代中原人的著作,在整个中国文化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6:4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