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林徽因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林徽因分类:【文化精萃】 作家、教授。女。原名徽音,又名宝宝、徽徽。原籍福建闽侯,生于浙江杭州。童年随家迁居北京。1919年随父到英国伦敦,读中学两年。1923年赴美国费城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学习。毕业后转入耶鲁大学学习戏剧舞台设计,成为中国第一个在国外学习舞台美术的留学生。1928年8月回国。不久,任沈阳东北大学建筑系教授。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到北平从事中国古代建筑研究。后与作家朱维基等共同创办文艺杂志《绿》。1933年后,发表《中夜钟声》等新诗,并进行小说、散文和戏剧创作,她的诗玲珑剔透,以充满意象的语言描绘自然景物,表达细腻精巧,风格委婉清莹,富于音乐美。小说、散文剧本颇具功力。小说《九十九度中》曾引起文坛注目。被称为“新月派才女”。建国后,任清华大学建筑系教授,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市都市规划委员会委员等职。在建筑学研究上成就非凡。曾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国旗,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工作。著有《晋汾古建筑预查记》(与梁思成合著)、《林徽因诗集》及小说、散文多篇,剧本一部(未完成)。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