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汉字的基本类型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汉字的基本类型分类:【传统文化】 传统的文字学在讲汉字的构造时,都遵循“六书”的说法。“六书”一词初见于《周礼?地官?保氏》。汉代学者具体说明了六书的名目和内容。其中东汉许慎(58? ~147?)在他所编的《说文解字》(简称为《说文》)叙中给六书下了定义,并举了例字。许书的六书是: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六书说”的提出,给汉字的理论研究开辟了道路。但是六书说毕竟不能解释全部汉字的构造,六书说本身的内容也有问题。千百年来,研究文字学的人把六书看作不可违背的指针,不厌其烦地争论什么是象形,什么是指事,什么是会意等等。这就严重束缚了文字学的发展。从20世纪30年代起,有的学者就批判了六书说,并且提出了新的文字学分类方法。到现在,关于汉字构造的理论还没有统一,但各家所划分的汉字类型主要是指以下三种:①表意字:这里面包括那些独体象形字,如画一个P346―1的形表示“日”字,画一个P346―8的形表示“月”字,画一个P346―9形表示“目”字,画一个P346―10形表示“口”字;还包括会合两个以上的意符来表示一个超出这些意符本身意义的字,如P346―11是“即”字,字形表示人去就食;P346―12是“及”字,表示追到人把他抓住;P346―13是“正”字,表示远行到某地,见P346―14是“见”字,因为“见”是“目”的功能;P346―15是“林”字,一木不能成林,这个字形有两木,表示多木成林。②形声字:这是指由表音的符号(声旁)和表示字义的符号(形旁)组成的字。汉字中的形声字大多不是直接用意符和音符组成的,而是通过在假借字上加注意符或在表意字上加注音符而产生的。形旁的表意作用是指它跟字义有某种联系,如“柳”是一种树木,所以字从“木”;“逃”是要走路的,所以字从“”(简化字作辶);“喝”要用嘴,所以字从“口”。声旁的表音作用是十分不健全的,大多数形声字跟声旁不同音,有时候彼此的差异还很大。有人曾据《新华字典》里7 504个可以分析出偏旁的字(绝大多数是形声字)进行统计,得出的结论是:读音跟声旁全同的形声字只有355个,占4.7%;声母、韵母同而声调异的只有753个,占10%。声旁不表音,有的是因为造字之初就选用了不完全同音的字作为声旁,也有不少是由于古今语音的变化而造成的,如“板”从“反”声,现在读起来,“板”的声母是“[p]”,“反”的声母是“[f]”,二者不同音。但是古代轻唇音读重唇音,“反”本来的声母也是读“[p]”的。有些形声字的声旁还有表义作用,如“娶”是把女人取来的意思,“菜”是为人所采食的草类食物。汉字的形旁和声旁的配置方式有很多种,在成熟的楷书里,同以一个意符为形旁大多位置相同,如从“亻、口、亻、彳、火、木、扌、土、犭、礻、衤、禾、虫、玉、日”等形旁的大都在字的左边;从“力、攵、见、刂、页、欠、鸟”的大都在右边;从“宀、穴、艹、竹、 ”的大都在上边;从“皿、心、灬(火)”的大都在下边。所以一般人能够比较容易地看出一个字中哪一部分是形旁;认出形旁,剩下的部分一般就是声符,照着声符读音,也能读出个大致相近的音来。③假借字:这是指把一个表意字或形声字当作音符来表示与它们同音而意义上没有联系的词。我们在前面已经举过这方面的例子了。需要补充的是,被借字跟借它来表示的词在意义上有联系的现象是存在的,但大多数是无意中造成的,只有极少部分是有意造成的。 除了以上三种基本类型外,还有一些汉字是属于其他类型的构造。例如记号字“五、六、七、八”;变体表音字,即稍变一个字的字形表示一个象声词,把“兵”字变形为“乒”“乓”来表示“乒乓”就是这个例子。还有一些合音字,如普通话中表示“不用”的“甭”,表示吴方言中“勿要”、“勿曾”的“[fiv]和[fn-]”。 汉字中还有一些双声字,即组成字的两个偏旁都是声旁,如“?”、“”等。有个别的汉字可能有很特殊的来源。例如,“好歹”的“歹”字,据有的学者研究,这个字是从藏文字母“5”变来的。不论如何,超出以上三种基本类型的汉字数量都是很少的。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