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汉族婚礼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汉族婚礼

分类:【中国民俗】

辛亥革命后,广大群众受新思潮的影响,对繁琐的封建婚姻礼仪作了重大改革,废除了三媒六证、三茶六礼等做法,但仍有许多封建和繁琐的成分,其仪程有如下诸多环节。

说媒提亲。俗云:“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上无媒不成亲。”即使双方认识也要通过媒人作中介,许多媒人受一方之托,得人钱财,极尽花言巧语之能事为人撮合,造成一些不幸的婚姻。

换庚。双方家长同意后,便通过媒人互换庚书。庚书就是一个人的生辰八字,先由男方用红纸书写通过媒人交给女家,曰“发草八字”,经女方考虑认可,则回致女八字,媒人分送庚书,必选黄道吉日。

合八字。合八字的方法一是请算命先生为男女双方算命,看相生相克,若相合,婚事可成,若相克,婚事作罢。另一方法是将对方八字放在家中神龛上的磬中观察三天三夜,看各种预兆,如三天内平安清吉,则婚事可以考虑,如发生灾异则认为不吉,婚事难成。合八字一关通过后,复将双方八字书写正式红绿庚书,男红女绿,两家交换收执作为凭据,叫做“合庚”。

订庚。又称“定庚”、“定亲”,即订婚,八字合得后,男方给女家送聘礼作为信物,即古之“下聘”,顺便送去男子的鞋样,女方依鞋样做鞋纳袜底,做工十分精致,再用红纸剪一对有“?”字的鞋底形的剪纸衬在鞋内,面对面地合拢,用红线绑住,作为女方的定亲信物,并回赠男方一些礼物,由媒人择吉日交给男方,便完成了订婚手续。

报日。订庚后,由媒人与男女两家商定结婚日期,具体日期由男家选择两个吉日,用红纸写好,封面上写“预报佳期”,请媒人送至女家从中择定一个,即古之请期。

过礼。婚前一二日,男家将新妇服饰、酒礼送往女家,名曰“过礼”。此间男家要打扫环境卫生,准备新房。

铺床。婚前一日,男方派人去女家接来新娘的嫁奁,请2~4名夫妻和睦、有儿有女(现改为有儿子)的不带身孕和月经的妇女,为之布置新房、铺陈被褥,谓之“铺房”或称“铺床”。女方要在被褥中放红包感谢铺床者。铺床后由男家派亲信的全福之人守新房,不能空房,也不能让人上床或坐床,以待新人。铺床之日男家要接来媒人盛情款待,称为“谢媒”。旧时对陪嫁妆奁要求很高,新房中的几乎一切用品均为女方陪嫁,还有陪嫁赠金银田庄的,陪嫁越多,女子在男家的地位就越高,否则被男家人瞧不起。故旧社会称女孩为“赔钱货”。在女方的嫁妆中一定要有一个红漆马桶(便桶),称为“子孙桶”,桶中放红蛋、喜糖,陈列在妆奁之前。婚日,伴娘从桶中取出红蛋和糖送给男家主妇,谓之“送子”。挑送“子孙桶”者,男女两家都要送红包酬谢。有的地方还要将新郎新娘的鞋各一双并排摆在新房床上,“鞋”、“偕”同音,取其谐音谓之“同偕到老”。

娶亲。婚日男家雇花轿(现改用汽车),以旗、锣、鼓、伞、鹅笼等为前导,并备有鸡、鱼、肉、饼等礼物,用春盛(抬盘)抬着,新郎坐车或骑马,由媒人领着去女家迎接新妇,叫做“接亲”。

花轿进屋之前,新妇由一多子又生活富裕、夫妻和美的全福妇人,用两根细麻线将脸上的汗毛绞掉,并将鬓角绞方,叫做“开容”或“开脸”。女孩子一生只开脸一次,开脸后便不再是毛丫头,他人一看便知已是妇人。然后盛装打扮,蒙上红盖头,等待新郎来迎。永州双牌、宁远一带,新娘穿青衣裤、青鞋袜,头包青头帕,叫做“青嫁”,表示贞操清白。二婚则不能着青衣。

接新娘前塞红包(汉族)(唐大柏摄)

男家迎亲队伍到达之时,女家将门关闭,帮忙者向男家索取开门包封,媒人在门外燃放鞭炮,将红包从门缝中塞入,达到满意后才给开门。

新娘上轿前要拜别祖先、父母、亲人。上轿时胸悬一面小镜,称“照妖镜”。岳阳地区还要用镜将轿内轿外照一遍,叫做“照轿”,此俗来源于《封神演义》中苏妲己被狐狸精顶替的故事,认为用镜照妖,可辟妖邪。

怀化地区新娘上轿时,母亲将一只巫师作过法的瓷瓶交女儿抱在怀中,以辟妖邪保平安。邵阳地区给新娘一把红伞和一把筷子抱在怀中,伞为辟邪用,筷子为快生子之意。岳阳地区父亲将一把筷子、一只碗交给新娘,新娘将碗从头顶上往娘家堂屋里甩过去,表示从此不靠娘家吃饭了。筷子带去夫家,寓意快生子。湘潭要在轿内放一只烘笼,表示红火。新娘上轿后由伴娘或媒人将轿锁上,然后才起轿,由兄弟、姊妹、叔婶等送亲,父母一般不送。

迎喜神。花轿到达男家时,不能让花轿落地,要放在一张事先准备好的方桌上,行迎喜神礼,由礼生赞《迎喜神词》,向花轿撒茶、米、红花,并将一只大红公鸡的喉管割破,滴血绕轿一周,然后将鸡从轿顶扔过,谓能挡邪辟煞。然后由媒人开轿锁,伴娘搀新娘出轿,缓步进入洞房,新郎立于上方相迎。此时新娘将上罩青衣脱掉,露出大红衣服,由伴娘牵着入堂中拜堂。

拜堂。这是婚礼中最重要的仪式,先拜天地,再拜父母,三拜来宾,然后夫妻对拜,拜完堂之后即成为正式合法夫妻。

喝交杯。拜完堂后,新娘由新郎用红绸牵着进入洞房,并坐床边。新郎用红纸包着的两把筷子轻轻挑去新娘头上的盖头,然后由一对童男女手捧茶盘,内放茶、甜酒各两杯。新郎新娘开始喝交杯:先喝甜酒,各喝一点,再交换喝,共交换三次,再接着喝茶,茶内有枣子数枚,取“早生子”之意。此即古之“合?礼”。

砸床。喝完交杯后,由一五官端正、口才好的健壮男子手托果盘,盘内装红枣、栗子、桂圆、荔枝、莲子、白果、花生、金橘、慈菇等果品,口赞吉词,抓着果子向新郎新娘所坐的床上砸去,谓“砸床”。

分大小。砸完床后,新郎新娘复至堂屋拜见公婆、尊长、亲属,行“见面礼”,叫做“分大小”。受礼之长辈要赠新郎新娘红包,称为“见仪”,俗称“见面礼”。

宴宾。婚日,新郎家设宴款待宾客,席间新婚夫妇要进行“安席”,由外都管致“安席词”,新郎新娘向宾客行礼致谢。娘家宾客要到厨房向厨工赠红包表示感谢,叫做“安厨”。

闹新房。新婚后的三个晚上,新婚夫妇备有糖果、茶点招待亲友客人,三晚之中,无论长幼尊卑,都可和新郎、新娘笑闹,有“三天不分老少”的说法,叫做“吵房”。

回门。婚后三日,新娘新郎一起到女家归宁,女家设宴款待女婿、女儿和亲朋,叫“回门酒”。回门酒一定要请媒人参加,表示谢媒。年轻爱闹的宾客总要和新郎、媒人开玩笑,将事先准备的红、黑颜色,乘他们不注意时抹在他们的脸上,叫做“上彩”。媒人上彩叫“刷媒”,新郎上彩叫“刷新”。新郎和媒人只能机警躲开,不能生气。回门日下午或晚饭后,新婚夫妇当日回家,新房一个月内不能空房。

拜灶。新娘回门后,当夜要下厨房拜灶,进行象征性的烹饪操作,即古时的“三日入厨下,洗手做羹汤”。新妇拜灶和进行烹饪操作时,有人配合念赞词,也有人故意设障碍、出难题来考验新妇是否聪明能干和细心。拜完灶后婚礼便全部完成,新娘在婆家开始过正常的家庭生活。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9: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