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矧灯会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矧灯会分类:【中国民俗】 农历正月十五,皖南绩溪县东乡举行矧灯会。据传,矧灯是诸葛亮发明的,故又称“孔明灯”。它由一只大灯和若干小灯组成,大灯是纸糊的大口袋,袋口上糊扎着用铁丝、篾片制成蜘蛛网状的灯络,用来盛放燃料;小灯即简易小灯笼,里面插上蜡烛,等距离绳系在大灯下。放时,灯络上置放松明片、废橡胶和猪油夹棉纱捣成的团子等燃料,燃料点火后,浓烟熏入灯肚,充满大灯,依靠浓烟熏腾,牵引小灯升空,加上风力,越升越高,越飘越远。1984年元宵节,绩溪县荆州乡沙坝、庄子村,用160张纸糊成两盏大灯,高6米(各牵引80只小灯),同时燃放。一只飘落在浙江境内的新溪坑,另一只不知去向。矧灯易引发火灾,放矧灯有“遍地积雪始放”的不成文规约,并非年年这天放灯。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