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膨胀说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膨胀说

分类:【文化精萃】

一种与收缩说相反,认为地壳运动及其有关的地质现象是由于地球内部物质膨胀而引起的大地构造假说。1927年林德曼首先提出地球上曾经有过强烈的膨胀,并认为这是泛大陆破裂和分离的原因。1933年希根堡(Hilgenberg, O. C.)又作了更完善的说明,主张在远古地球半径只有现在的一半左右,地球表面为花岗岩质的大陆地壳覆盖着。后来地球的体积膨胀变大,大陆便破裂了,产生了玄武岩质的海洋地壳。现代地球的表面积已经增加到原来的四倍,因此大陆地壳只占全球面积的1/4左右,新生海洋地壳则占3/4的面积。这一假说的理论依据主要是物质相变。根据地震波研究,地壳下层物质为玄武岩,地幔上部物质是橄榄岩或榴辉岩。这些岩石在一定温度、压力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例如,当地壳底部温度增加时,体积小、密度大的榴辉岩可以变为体积大、密度小的玄武岩,因而使体积膨胀引起地壳上升和断裂。地球膨胀说在苏联得到比较广泛的支持。1982年苏联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宣布,根据他们对大洋边界的测量,已可断定“自从地球作为一个宇宙体出现之后,其体积不断增大,到目前为止,地球的半径已增长了三分之一(相当2千多公里)。”当然,还有许多学者对地球膨胀的幅度提出怀疑,认为从地球形成至今,半径的变化不会超过230公里。而如果地球膨胀幅度只有这样小,那么也就无法用膨胀来说明海洋的起源,解释广布全球的山系的形成了。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4:2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