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自然主义美学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自然主义美学分类:【文化精萃】 现代美国最早、最著名的哲学家和美学家乔治?桑塔亚那(George Santayana1863―1952)倡导的美学理论。他的《美感》是美学上的一部重要文献,在此书中,他着重对美的经验及其条件作出自然主义心理学上的解释,强调人的生物本能在审美过程中的作用。在他看来,人体就是一部机器,它由若干维持生命所必须的机能组合在一起,只要某些基本的机能发生混乱,就会引起意识的巨大痛苦。没有健康就不会有纯粹的快感,也不可能有剩余精力去从事艺术。因此,审美境界的存在要归功于我们机体活动的效能和健全。不过,桑塔亚那又认为,并非一切生理快感都是审美快感,审美快感除具有快感外,还有一种快感所没有的因素,正由于这些因素的存在,审美快感才与其它快感区别开来了。从这一立场出发,他把美定义为一种“客观化了的快感”,“美是一种愉快,而这种愉快又是作为物的一种特质来加以认识的”。桑塔亚那晚期声称他的看法有所改变,不再用“客观化了的快感”这种说法了,而是主张审美愉快正如色彩给人的愉快一样,既非客观的,亦非主观的,而是一种中立状态。 自然主义美学在美国经历了产生、发展和变化诸阶段,它的另一重要人物托马斯?门罗(Thomasmunro 1879―1974)的理论被称为“新自然主义美学”,他的代表性著作是《走向科学的美学》。门罗认为,今日的美学,在很大程度上已是一种指述性的学科;美学研究应避免对美、丑以及其它诸如此类的抽象概念下抽象定义,而应更多地涉及艺术的具体现象和艺术家。因此,门罗主张美学研究应采取一种科学的、指述的、自然主义的接近美学的方式,这样的美学将是实验的和经验的。他指出,美学研究是以一种实验的态度,从各种来源和考察中,利用所有审美现象的线索,把它们放在一起,在这个基础上通过归纳和假说走向试验性概括。自然主义美学的兴起和发展,表现在西方尤其在美国的哲学和美学领域里,经验主义的抬头和理性主义的衰微。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