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褚遂良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褚遂良分类:【传统文化】 唐代书法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字登善。官至吏部尚书、左仆射、知政事,封河南郡公,人称“褚河南”。工隶、楷、行书。初学欧,继学虞,终取法二王。人评其书:“字里金生,行间玉润,法则温雅,美丽多方”。晚年正书丰艳流畅,变化多姿,别开生面,与欧阳洵、虞世南、薛稷并称唐初四大家。存世书迹有《伊阙佛龛碑》、《雁塔圣教序》、《孟法师碑》、《倪宽赞》、《阴符经》、《摹兰亭序》等。 唐大臣、书法家。字登善,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父褚亮,官通直散骑常侍。褚遂良初仕隋为薛举通事舍人。入唐,太宗时官至中书令。高宗时,任吏部尚书、左仆射、知政事,并赐爵河南郡公,人称“褚河南”。后因反对高宗立武则天为后,连遭贬官,卒于贬所。褚遂良博涉文史,工隶楷,尤工隶书。欧阳询为其父友,对他十分器重。唐太宗喜爱书法,魏徵向他推荐褚遂良,说:“褚遂良下笔遒劲,甚得王逸少(羲之)体。”太宗即日召褚遂良为侍书。太宗特喜王羲之书法,曾出御府金帛大量购求王羲之墨迹。一时之间,天下争献,却无人能辨其真伪。褚遂良独能鉴别,如辨白黑,且能各论所出,一无舛误。其书法初师虞世南,晚则直造王羲之正书,尤得其媚处。《唐人书评》云:“褚遂良书字里金生,行间玉润。法则温雅,美丽多方。”可见其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又有自己鲜明的个性特征。他的书风对后世影响很大,后人将他与欧阳询、虞世南、薛稷并称为唐初四大书家。新旧唐书均有《褚遂良传》。原有集二十卷,已佚。《全唐诗》录其诗一首;《全唐诗外编》录其诗四首。《全唐文》录其文三十一篇。碑刻有《伊阙佛龛碑》、《孟法师碑》、《房玄龄碑》、《雁塔圣教序》等。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