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请神与斋醮驱邪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请神与斋醮驱邪

分类:【中国民俗】

请神或延巫斋醮作法、驱邪禳灾等活动,自古以来在福建民间普遍流行。请神驱邪禳灾的形式有多种多样:一是求符水、香火等给病人饮服,或求取符?贴在门上以驱邪。二是请巫觋到病人床前作法,以驱邪治病。三是扶鸾求药。旧时许多地方都有专用于扶鸾的乩坛,除了请神问功名、祸福、凶吉外,还有的就是问病求药。四是跳童觅药,明清近代此风盛行不衰。近人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说:“闽人每有疾病,必以打僮为最要之事。”五是到神庙求药签,按签取药。此俗主要流行于闽南,以到保生大帝宫庙求签取药者为多。六是抬神问药,以神轿的进退定药方。清末泉州人吴增《泉俗激刺篇?佛讨药》对此类愚昧的做法曾有生动的描述:“病人病势剧,请佛去讨药。好药不必人人有,总是佛爷好妙手。轿进步,药则可;轿退步,药则叵;有时不进亦不退,颠来簸去吓杀我。百虚无一实,十分煎成七,毒如钩吻根,咽之甘如蜜。甘如蜜,嗟何及,宛其死矣啜其泣。”漳州等地民间还有抬神到野外寻药的,施鸿保《闽杂记》卷7说:“漳浦县城隍庙有木皂隶,民有病者,舁其像行郊野间,群巫随之,挝鼓吹螺。过草木丛林处,突一巫跳掷如醉,则止像拜之。其巫随取草根、木叶、藤梢、竹枝之类,仆地睡去,群以为神赐之药矣。俟巫醒,坐以彩舆,插花披锦,随像而归。以所取物煎饮,病者愈,则演戏酬神,而以金帛谢其巫。县人莫不尊信,至称为药王大帝。”

延巫斋醮在福建各地民间曾流传普遍。斋醮又称“作法事”。“斋”一般是指静心、洁身、缄口之类的自我约束举动,犹如佛教居士的吃素和打坐等举动;“醮”则是指设坛上章祈祀的礼仪。斋醮源于古代社会的祭祀仪式,后来较多地被道教所利用。斋醮科仪种类繁多,内容复杂。旧时福建各地民间常见的斋醮大致可分为清醮和幽醮两大类:清醮的主要内涵有禳灾解厄、祈福谢恩、求嗣延寿、喜庆贺典等,幽醮则有召摄亡魂、破狱破湖、炼度施食、沐浴渡桥等。民间常见的斋醮主要有祈安醮,又名“平安醮”、“春醮”等,用于祈祷风调雨顺、五业兴旺和合境平安等;庆典醮,用于建房的破土、奠基、架梁、安门、竣工和各种吉事庆典以及神诞或神像点眼开光等;祈禳醮,用于祈祷禳解各种灾害,有海醮、水醮、火醮、虫醮等;度亡醮,用于祈求祖先及亲人亡魂免坠地狱受苦,早升或超度天堂。此外,各地民间还有祈嗣求子、保胎度产、祭煞镇宅、安船敬神等斋醮。

一般的斋醮由起鼓、发奏、净坛、请神、设供、进表、辞神等仪节组成,普度醮还有敕旗、竖旗、点船、颁赦、安抚等仪节。度亡醮由鸣鼓、发奏、敕坛、请神、招魂、沐浴、安灵、解结、拜忏、拜表、忏狱、出榜、竖幡、礼师、早期、贡幡、幽众、入庙参神、合符对狱、贡库、给牒、交库、炼度、倒幡普施、三献辞神等仪节组成。各种醮期长短不一,最短的是“午夜三献”,即当天中午开始,午夜之前结束。最长的为“大醮”,长达49天,一般的醮期是1~3天。斋醮法事的坛面大小依斋醮规模而定,有一坛、三坛、八坛、十二坛不等。在斋醮仪式中,道士有唱步虚词、步罡踏斗、施用手印等表演,还备办各种章、疏、牒、表、榜、词、关等。福建各地民间还盛行过关斋醮,民间俗信人的一生有许多关煞,如有24关煞或36关煞等,每一关煞都有妖鬼把守,只有请道士做斋醮,才可望顺利通过。因此许多父母在儿女尚小时,就请道士做过关斋醮,祈求儿女健康成长。著名闽籍作家谢冰心在《童年杂忆》一文中回忆儿童时代在福州经历的过关斋醮时说:“我生下来多病,姑母很爱我的父母,因此也极爱我。据说她出了许多求神许愿的主意。比如说让我拜在吕洞宾名下,作为寄女……我们还买了一条牛,在吕祖庙放生―――其实也就是为道士耕田。每年在我生日那一天,还请道士到家念经,叫做‘过关’。这‘关’一直要过到我十六岁,都是在我老家福州过的。我只有在回福州那个时期才得‘恭逢其盛’!一个或两个道士一早就来,在厅堂用八仙桌搭起祭坛,围上红缎‘桌裙’,点烛,烧香,念经,上供,一直闹到下午。然后立起一面纸糊的城门似的‘关’,让我拉着我们这一大家的孩子,从‘关门’里走过。道士口里就唱着‘××关过啦!’‘××关过啦!’,我们哄笑着穿走了好几次,然后把这纸门烧了。”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4:4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