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转房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转房

分类:【传统文化】

亦称“收继婚”。旧时汉族和部分少数民族民间的一种婚俗。指一个女子当丈夫死后必须转嫁给亡夫家族中的兄弟或其他男子,而亡夫的兄弟或其他男子也有收纳其为妻的权利和义务。中国古代的匈奴、乌桓、鲜卑、突厥、乌孙、西羌、契丹、扶余等族,遗孀不只转房给亡夫的兄弟,也可转给亡夫的长辈(如叔、伯)或晚辈(如侄、甥)。旧时新疆伊犁等地哈萨克族民间,年轻的寡妇可以改嫁,但必须首先在家族内择偶,如亡夫的兄弟、堂兄弟,乃至近亲表兄弟。若不如此办理,不但会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而且不能带走儿女,更不能继承前夫的家产。黑龙江赫哲族直至20世纪40年代,仍保持着“弟妻兄嫂,兄妻弟媳”的转房习俗,若属弟娶嫂,二者年龄不能过于悬殊,因赫哲人有“老嫂如母”的观念。旧时云南西盟佤族普遍有转房婚俗,一般在兄弟之间实行,也有寡妇转房给亡夫之叔伯的。转房时,不再付聘礼,也不再举行结婚仪式。云南德宏阿昌族旧时还盛行转房制,但依习惯不能超越辈分,而只能在男家同辈之中进行,即兄死,弟娶其嫂;弟亡,兄纳其媳。转房时还应举行仪式,亲朋戚友和村寨友邻也持礼前来祝贺,但新夫不必再给丈人送聘礼,而只需捎些烟、茶、肉等物品给丈人家告知此事即可。旧时凉山彝族也有转房婚俗,首先考虑平辈,并且依同胞兄弟、亲房、远亲行之;在特殊情况下,也可转给亡夫的长辈或晚辈。迄至20世纪中叶前,云南德宏景颇族的转房婚俗一直颇为典型。在当地,弟可继兄嫂、兄可娶弟媳。不只在平辈间,就是在上下辈之间也容许转房,即叔伯可娶侄媳妇,侄儿子纳叔伯母,以至有子承父妾者。例如,陇川邦瓦上寨的某男子就同叔母建立了小家庭;坝平寨的某男子,当父亲续弦后生了两个子女故去后,便承纳继母为妻。民国初年,李学诗赴滇缅边界考察时记述景颇族的风土人情:“父死,所遗妻妾,除生身母外,均须纳之;子死、孙幼,子之妻妾,翁亦须纳之,不尔,女家必兴问罪师,以为破坏亲戚,不欲相好矣。”通过转房得到的妻子,在景颇人看来,她与原夫正式结婚时祭过“家鬼”、跨过“草蓬”,将来死后还会在阴间找原夫共居,所以作为一个先前未婚的男子,往往在世时要娶一个正妻。例如潞西东山弄丘寨的某男子,与寡嫂结婚后已生了3个孩子,但忧虑自己死后将孤独生活,于是又娶了一个少女为正妻。在转房制度下,双方原来的关系虽然发生了变化,即成了夫妻关系,但双方结合前各自所生的子女,依然按照原先关系称呼。如属异辈间的转房,情形就要复杂些,比如是子承父妾,她过去所生的子女,仍称她为母亲,对于他也仍以兄弟姊妹相称,而新生的子女自然依例称他们为父母。其他如叔伯讨侄媳和侄儿纳娶叔伯母,亦照此推理。转房属于夫兄弟婚者,原先只是古代群婚的残余表现。在财产私有制度产生后,新的文化、经济背景赋予这种婚俗以新的涵义,即妻子是通过聘礼这一类经济手段买来的,她被当作夫家的财产,所以寡妇须留在亡夫家族内,并由其族人收继,以免财产外溢。

①旧时部分彝族的一种婚姻习俗。妇女丧偶后在一般情况下须嫁给亡夫的兄弟为妻。习惯上是先转给同胞兄弟。同胞兄弟不能转,则转给本家支的近亲。彝谚语说:“哥死弟在,牛死肉在”。意即不让女方转嫁出家门。通常先转给平辈,在特殊情况下亦可转给长辈或晚辈,以上下不超过三代为限。转房结婚时不举行迎娶仪式,但男方须送一匹马给女家,并宰一头牛宴请。若男方已有长妻,需泡酒杀牛,向长妻赔礼,并宴请其近亲。②白族的一种婚姻习俗。旧时流行于云南兰坪、维西那马白族中。丧偶寡妇再婚再嫁时普遍实行“转房”。但习俗规定“弟娶兄妻,天下有;兄纳弟媳,天下丑”。因此嫂子可转房给夫弟或堂弟,若弟有配偶,则可改嫁他人;但兄不可取弟媳为妻。寡妇改嫁时,不能带走丈夫的财产以及子女。若婴儿年龄小,一时离不开母亲,可由母亲带走,待孩子长大后再送回父家,继承其父产业。改嫁所得的彩礼归原夫父母及其弟兄所有。寡妇可招男子上门,但上门新夫须改从原夫姓氏。③旧时景颇族的一种婚姻习俗。这种习俗规定丈夫死后妻子应在丈夫家族内转嫁。是景颇族私有制产生后出现的一种婚姻形式。私有制把妻子当作夫家财产,在夫家族内转嫁是为了避免财产外流。转房的范围很广,可以不受年龄、辈分的限制,如弟可继兄妻,兄可娶弟媳,叔伯娶侄媳,侄儿娶婶母,但一般以叔嫂之间的转房为多。转房要履行一定的宗教仪式。若弟娶嫂,生者接受死者的刀;子承父妾,要向父妾的父母赠送礼品。寡妇若不愿转房,必须征得夫家同意,还得赔还结婚时夫家给的全部或部分聘礼。④珞巴族旧时的一种婚姻习俗。丈夫死后,遗妻归丈夫的近亲继承,称为转房。转房时,要求辈分相同,叔死不能将遗妻转房给侄子。转房后前夫所生的子女,仍然以生父为父,继父称叔。若死者有几个兄弟,可按照遗嘱确定妻子归属。同胞兄弟中若无人愿意收养,可将遗妻转卖给别人,出卖时仍要优先本氏族的近亲。⑤阿昌族旧时婚俗。即女子在丈夫死后,须转嫁给亡夫的兄弟,兄死则弟娶嫂,弟死则兄纳弟媳。转房要举行仪式,请和尚念经,亲友来送礼祝贺。当然,事先也要由新夫到丈人家通报,并带薄礼送给丈人,如草烟、茶叶、米、肉等。

西藏?嘶橐鲋贫戎械木伤字?弧W?渴侵傅闭煞蛩廊ヒ桓鲈潞螅?煞虻耐?战?卓杉坛兴?钠拮雍鸵挪??沛妆愠晌?渌?说钠拮印5?庵肿?恐荒茏??煞虻耐?残值堋⑼肀仓蹲樱?踔潦钦煞蛄硗馄拮拥亩?樱??辉市碜??煞虻母副病M?战?准坛幸沛祝?簿土??挪?⒄?铮?约白优?母а?逦竦榷冀邮芟吕矗?⒁?男幸逦瘛W?渴保?蟹讲槐卦俑渡砑郏?桓陡??侥锛疑倭康呐!⒅怼H绻??康母九?炅淦?螅?蟹娇刹桓度魏未?邸7蚱薷星椴缓夏溃?蛘哂衅渌??蚴保?煞蚩山?拮釉?突蜃?酶??战?住C裰鞲母锖螅??肯八追现埂</p>

过去,鄂西土家山寨如果妇女死了丈夫,不愿守寡,也不愿嫁出去,就坐在床上恸哭不止,以做暗示。丈夫的弟弟如果有意,便进房并坐床上,轻言细语地开导,还用哼民歌小调的方式作逗引。如唱:“大田载秧行对行,一行青来一行黄。秧苗黄来是欠肥,嫂嫂黄来欠小郎。”直逗得她破涕为笑,就可以成夫妇了。同时,便叫小孩马上改口,不喊叔叔,而喊“爹”。这种转房婚俗在土家山寨仍在传承着。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3: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