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铰头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铰头分类:【地域文化】 育婴习俗。也叫铰头发。曾流传于胶东、鲁中和鲁西南等地。婴儿出生12天或24天,请姥姥、姨、舅或邻居未婚女子用剪子向婴儿装做剪发样子。郯城讲究备香案,由3个姑娘各比划3次,婴儿母亲再比划,并念道:“七铰灵俐八铰怪,二十四天铰秀才。”临朐铰头时要给婴儿怀中抱书,盼长大读书做官,并请舅舅看着,舅若不到场,放捣蒜的石臼为象征。曲阜请姥姥铰,对男婴说:“前三后四,识文解字;”对女婴说:“前七后八描云插花。”随将带来的红公鸡剪毛少许,装进方块红布缝成小鸡,戴在婴儿手脖,以避邪秽。《高密县志资料?风俗编》:“将剪下的胎发装在红布荷包里,系在小儿手腕上,或放在阴沟里。”有的姥姥家给铰头钱、布料、童装等,主家也办酒席款待。 |
随便看 |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