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雷神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雷神

分类:【传统文化】

神话中司雷之神。亦称“雷公”、“雷师”。《山海经?海内东经》:“雷泽中有雷神,龙身而人头,鼓其腹。”东汉王充《论衡?雷虚》:“图画之工,图雷之状,累累如连鼓之形。又图一人,若力士之容,谓之雷公。使之左手引连鼓,右手推椎,若击之状,其意以为雷声隆隆者,连鼓相扣击之音也。”道教奉雷神为天神,专制九霄三十六天,掌握雷霆之政,可为天“代言”,故道书中收有雷法、雷符多种。

又称“雷公”、“雷师”。古代神话中的司雷之神,流传于中国民间并为道教尊奉。雷神崇拜源于原始人类对雷电自然威力的畏惧和困惑,是自然崇拜的一种。《山神经?海内东经》:“雷泽中有雷神,龙身而人头,鼓其腹则雷。”又《山海经?大荒东经》: “东海中有流波山,其上有兽,……其名曰夔。黄帝得之,以其皮为鼓,橛以雷兽之骨,声闻五百里,以威天下。”郭璞注:“雷兽即雷神也。”《云仙杂记?天鼓》曰:“雷曰天鼓,雷神曰雷公。”屈原的《离骚》曰:“鸾皇为余前戒兮,雷师告余以末具。”洪兴祖《离骚补注》:轩辕主雷雨之神,一曰雷师,丰隆也。”雷神由神兽而变为神人。又据《太平御览》引《诗纬含神雾》曰: “大迹出雷泽,华胥履之,生宓牺。”言伏羲为雷神之子。《太平广记》引《神仙感遇传》谓雷公兄弟五人,后人又著文称其为天、地、水、神、社雷五神(《格致镜原》)。《论衡?雷虚》篇曾描绘雷公像: “若力士之容,谓之雷公,使之左手引连鼓,右手推樵,若击之状。”道教认为雷霆可替天“行道”。“掌物掌人,司生司杀。”民间信仰则谓其能镇妖驱邪,惩治忤逆不孝的恶人,故多立祠祀奉,以祈其惩恶扬善。

苗族和侗族均信奉此神,但称呼不一样,苗族称雷神为“勾蒿”,侗族称“雷婆”。在苗族人看来,勾蒿无所不在,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统治着整个人界,主人世之祸福,司生杀予夺之权,操晴雨气候之变化。故每有人患发冷发热、心躁不安病,便向天神祭拜。侗族人认为雷神司掌五谷和罪孽罚判。若农事上长期不雨,侗族即杀猪宰牛祭雷神;民间若有人不守孝道,糟蹋粮食,将被雷神惩处。

天神中主管响雷的是雷公神,又称“阵头公公”;主管闪电的是闪婆神,又称“忽闪娘娘”。雷公红脸黑须,手执榔头凿子,闪婆则高举一面明镜。雷公闪婆神像置于雷祖殿,殿前有对联:“暗室方心,神目如电;人间私语,天闻若雷。”这表明他们管理世间的伦常道德,如有人忤逆不孝,或做了坏事,闪婆神就能用明镜把他照住,雷公神用榔头凿子把他击死。元月二十四日是雷神的生日,有人从元月初一起即素食,至二十四日到雷祖殿烧香开斋,称“雷斋素”,也有人在雷神生日这天断绝烟火食,只吃点瓜果充饥称“饿斋”。民间认为随意抛撒米面会遭雷打,故是“罪过”,小孩吃饭时如撒下米粒,父母便警告说:“雷公闪婆看见了,会发火打雷的。”糕店饮食业则在雷神生日时烧香祭祀,表示如有不慎撒落米面,求雷神宽恕。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3: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