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韬略的理论原则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韬略的理论原则

分类:【传统文化】

战争是人类社会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是两股活的力量之间的冲突和对抗。它关系国家、民族、阶级和政治集团的成败存亡,充满敌我、主客、强弱、虚实、优劣、攻守、胜败种种矛盾运动,是交战双方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的全面竞赛,对战争指导者谋略思想和指挥艺术的检验最迅速、最无情,要求严格遵照客观规律办事,要求高度发挥人的自觉能动性。建立在中国古代战争实践经验和传统文化基础上的兵家韬略,充满朴素的唯物论、辩证法思想,体现了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的统一。这是兵家韬略的突出特点和优点。兵家韬略的精华部分,特别是作为兵家韬略理论基础的战争观和方法论,例如“以战止战”、以全制胜、兵贵“知道”、“兵以诈立”等等,尤其鲜明地体现了这个特点和优点。

以战止战

早在春秋战国时代,以孙武为代表的古代军事家就初步认识和揭示了战争的起源和本质。他们认为,战争是关系国家生死存亡的大事(“兵者,国之大事,生死之地,存亡之道”),是“不得已而用之”的暴力手段(“凶器”),战争的目的是争夺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战争的性质有“义”和“不义”的区别。他们认为,战争的性质不同,结果也不同。正义战争,“得道者多助”;非正义战争,“失道者寡助”。“兵苟义,攻伐亦可,救守亦可;兵不义,攻伐不可,救守不可”(《吕氏春秋》卷七)。用正义战争反对非正义战争,如同决江河之水淹灭微弱的火把一样,其胜利是必然的。他们还认为,战争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可以驾驭的,就像水和火一样,善于利用它就会造福于国家,不善于利用它就会遗祸于人民(《吕氏春秋》卷七:“夫兵不可偃也,譬之若水火,善用之则为福,不能用之则为祸”)。因此,他们主张,在战争危险存在的条件下,既不可“穷兵黩武”,也不可“息兵偃武”,“治兵然后可言息兵,讲武而后可言偃武”,“以战止战,虽战可也”(《司马法?仁本》)。

以全制胜

古代军事家用联系的观点观察战争,认识到战争是交战双方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的全面竞赛,战争的理想目标是“趋利避害”,“不战而屈人之兵”,或者用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胜利,由此产生了把军事斗争和政治斗争、外交斗争、经济斗争结合起来的谋略思想。管仲认为,战争的胜利“不可以兵独攻而取”,必须把政治、经济、外交种种因素综合在一起来策划战争、指导战争。孙武进一步指出:“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在斗争方式上,他指出:“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下政攻城”(《孙子兵法 ? 谋攻篇》)。这一重要谋略思想,历经几千年战争实践检验,至今仍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

兵贵知道

指导战争最重要的是认识和掌握战争的规律。古代军事家在战争实践中认识到,战争的胜负不仅决定于交战双方的军事、政治、经济、天时、地利等客观条件,还决定于交战双方的主观指导能力。交战双方力量的强弱、优劣是相对的,可以在一定条件下“赢缩转化”的。实现这种转化的关键是“知道”,即认识和掌握战争的规律。孙武认为,战争如同“决积水于千仞之谷”、“转圆石于千仞之山”一样,是有客观规律的,强调掌握“知胜之道”。孙膑进一步明确指出,能不能认识和掌握战争的规律,是战争胜负的决定性因素。他说:“决胜负安危者,道也。”“知道,胜”;“不知道,不胜”(《孙膑兵法?篡卒》)。这里的“道”,相当于今天所说的战争规律和战争指导规律。这些论述,把军事谋略提高到哲学高度,是古代军事学的光辉成就之一。

兵以诈立

战争是充满不确实性的领域。除了战争进程的复杂多变以外,还由于交战双方都力求隐蔽自己的企图和行动,造成对方的错觉和不意。古代军事家很早就从这个现象中认识到了诡诈在战争中的重要作用。《孙子兵法》不仅首先揭示了“兵者,诡道也”这一特殊规律,而且论述了实行诡道的十二种方法。这一论断与2200年后的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关于“战争是充满诡诈的场合”的论断完全一致。《六韬》指出,战争的胜败,全在于能运用谋略造成神秘莫测的态势(“其成与败,皆由神势”):军事决策最重要的是有必胜的把握,用兵打仗最重要的是做到神秘和隐蔽,军事行动最神妙的是出其不意,军事谋略最完善的是敌人难以识破(“事莫大于必克,用莫大于玄默,动莫神于不意,谋莫善于不识”)。这一谋略思想,在后来的战争实践和兵家著作中,不断加以丰富和发展,演变为一系列克敌制胜的奇谋妙策。

兵家韬略的上述指导思想,反映了战争中带有共性的客观规律,闪耀着朴素唯物论辩证法的光辉,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古典军事哲学,是兵家韬略的理论基础。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9 0:0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