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分类:【传统文化】

古代女子将头发挽结于头顶的发式。也称:“结”、“?”。汉时妇女流行高髻。时有童谣云:“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城中好广眉,四方且半额。”至唐代,妇人的发髻用??加添而梳成,也有用铁丝织成而外偏以发加之于髻上者,即假髻,唐时称义髻。有的还于髻上插以梳、篦、簪、钗、步摇、翠翘、珠翠金银宝钿等为饰。宋袭五代之风,尚高髻。时妇女为使发髻高大,多用他人剪下的头发加添于自己的发中,或先做成各种假发髻,供装戴之用。明代时尚,未嫁女子均作小髻,婢使等绾高顶髻,小婢使则挽双髻。至清代嘉庆、咸丰年间,高髻渐趋向长髻,江南地区流行拖于脑后的长髻,称“苏州罢”,各地一度竞相模仿。光绪年间妇女又多以圆髻结于脑后,或加细线网结。后近代妇女亦梳圆髻。

古代一种发式。总发、挽发而结束于顶。 字又作结、?。古代男女成年皆挽髻。髻不同于鬟,鬟为虚且空者,而髻为实。髻挽成后,用簪或笄使之固定。妇女还多以步摇、花钿、钗、镊子、篦,或插花等作为发髻饰物。挽髻始于战国前。样式较多,如秦代已有凌云髻、望仙九鬟髻、参鸾髻等。汉代髻式亦有多种,以梁冀妻孙寿的堕马髻最为突出。秦、汉时代平髻多,高髻少。自晋代后至南北朝,髻式向高大发展,好用假髻。隋代髻式简单,贵贱差别不大。唐代发髻高耸,一变隋代单纯的平云式。以致上行下效,形成风气。宋代发髻在唐代髻式基础上更向上高耸,官府曾一再法令禁止。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0:4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