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人格三维同一性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人格三维同一性

西方伦理思想史上关于道德人格的术语。人格同一性,亦即自我同一性。其意义就是指一个人在不断变化的条件下和在一生的时间内,始终保持自己是自己,而不是别的什么。就是说,人应该时刻意识到自己的本质,保持不变。人格的三维同一性则是指人的肉体的同一性、意识的同一性和道德品性的同一性。这种“自我同一性”,在近代西方伦理学史上是由二维同一性(即人的肉体同一性和意识同一性)演化而来的。后来,莱布尼茨又提出了道德品性的同一性,这样就构成了人格三维同一性。莱布尼茨所提出的“道德品性同一性”,指的是一个人在任何条件下,在成熟的一生时间内,始终遵循道德要求和信念而生活。它体现的是社会正义和道德良心的善恶,以及严格遵从道德的行为处事原则。这种同一性虽然也属于意识范畴,但在性质上,与一般辨别是非的意识、思维活动不同,也区别于肉体同一性。“道德品性的同一性”是人格同一性中的核心层次。个人的人格同一性,不可能通过肉体、意识来保持,而必须通过道德上的原则性来确定自我人格同一的坚定性。也就是说,必须借助于个体道德的社会责任感、义务感和责任行为来实现自己的价值,保持自我的独立,维护人格的尊严。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8:2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