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从维熙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从维熙1933—Cong Weixi

当代小说家。河北省玉田县人。1950年在北京师范学校读书时开始发表作品,至1957年出版了短篇小说集《七月雨》、《曙光升起的早晨》,还发表了处女长篇《南河春晓》。“文化大革命”后,相继出版了《从维熙小说选》、《从维熙中篇小说集》、《从维熙集》和长篇小说《北国草》、《断桥》等。
在50年代中期前,从维熙被视为以孙犁为代表的“荷花淀派”的新秀,此期他主要以饱含诗情的欢快笔调写乡村里的新人新事,风格表现为清新、朴实、自然、流畅。而“文化大革命”后,他的小说创作则有了明显的变异,主要从“大墙”内和劳改农场取材,他的成就也主要在“大墙”小说上。他最有名的代表作是中篇小说《大墙下的红玉兰》。它写主人公葛翎在“文化大革命”中的悲剧。葛翎是无产阶级专政机构中的省公安局劳改处处长,在抗战年代的战壕里入党,在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的硝烟中奋战过,在新中国的公安战线上也赤胆忠心、一身正气,但在“文化大革命”中,却被投入监狱,并受到死缓分子马玉麟和流氓分子俞大龙的报复,最后在为悼念周总理而登梯摘玉兰花时惨遭枪杀,殉身于“大墙”下。他这类小说写的都是悲剧性题材,但由于他的写作动机是为着向前看,是为着把苦酒泼在身后,把甘露洒在前头;由于他在展现忠贞不屈、革命的人性和人道遭受扭曲的同时,强烈地呼唤真、善、美和正义,呼唤社会主义法制,因而蕴含着一种积极向上的悲剧力量。
从维熙是坚持现实主义的小说家。他的小说创作都奠基于自己熟悉的生活之上,无论是政治主题、垦荒主题、人性、人道主义的主题,都植根于他所生活过的土壤之中。他喜欢用第一人称叙述故事,也喜欢通过议论表达主观倾向。他“文化大革命”后的艺术风格,已明显地增加了深沉、悲壮的色彩。

从维熙1933~

当代作家。河北玉田人。1952年发表处女作,1956年出版的农业合作化为背景的长篇小说《南河春晓》。1957年后有过二十多年的苦难经历。1979年以来发表的小说主要取材于“大墙”内和劳改农场的生活。但并不着意渲染苦难与悲凉,而是深怀激情地表现特殊环境中的美与丑、善与恶、正义与邪恶的对立斗争,表现人的灵魂之美。《大墙下的红玉兰》、《第十个弹孔》、《泥泞》、《北国草》、《远去的白帆》、《雪落黄河静无声》等是他的重要作品。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4: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