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伤寒论集注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伤寒论集注

伤寒类著作。❶清张志聪撰。六卷。志聪有《黄帝内经素问集注》已著录。此书成于康熙二十二年(1683)。张氏注释本书,未成病逝,后由门人高世栻重予编撰补订成书。卷一至卷二为太阳病脉证篇。卷三为辨阳明、少阳病脉证篇。卷四为辨太阴、少阴、厥阴病脉证篇。卷五为辨霍乱病脉证、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辨痉湿暍病脉证、辨可不可下、汗、吐病脉证。卷六为辨脉法、平脉法。撷取前贤注疏,结合心得,将《伤寒论》内容相似条文汇为一节,概括注论。纲目清楚,便于学者掌握,对后世医家影响较为深远。清代以来印本较多,有平远楼刻本,同治九年(1870)内邑公局刊本,民国二十五年(1936)校经山房印本。
❷清熊寿栻撰。四卷。寿栻,广陵(今江苏扬州)人。文人世家,从学于郑素圃,精究医理,治病多效。熊氏认为《伤寒论》注释虽多,但纷纭莫一,终无定论。遂“博采群言,折衷一是”而成此书。五易其稿,书成于乾隆五十年(1785)。内容分为:太阳经、阳明经、少阳经、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合并病、温病、痉湿暍病、霍乱病、痰病、差后病。每篇首列总括,概言其要,后列仲景原文,但编次有所变易。前有熊氏注释,后博引诸家之言,详加论述。上有简明批注,考证较详,条理较清。有乾隆五十年奉时堂刻本。
❸清徐赤集注。十卷。书成于1727年。徐氏选取成无己、庞安时、方有执、喻嘉言、柯韵伯、周禹载、魏荔彤等诸家学说,参以己见诠释《伤寒论》原文。另有补篇四卷论述伤寒部分病证和杂病,并附妇人伤寒、小儿伤寒、春温等。有乾隆十七年(1752)刊本。
❹近人黄竹斋辑。一九五七年人民卫生出版社铅印本。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0/19 20:4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