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傅奕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傅奕唐太史令。北地范阳人。本为西凉人,随魏人伐齐,后入周士通道观。隋开皇十一年(593),请为道士。唐初为太史令。武德七年(624),上减省寺塔僧尼益国利民事11条。高祖闻之,竟不行下。奕乃多写表状,远近流布。京师诸僧作《破邪论》以抗之。引起佛道之争。 傅奕555—639相州邺 (今河北临漳)人,隋唐之际自然科学家,无神论者。曾任太史令、太史丞等职。著有《高识传》、《老子注》等。他的人口思想:其一,表现在坚决反佛,主张僧尼还俗,以利人口增殖。傅奕生活在隋朝和唐初,他认为当时由于崇佛兴佛,带来佛寺多、僧尼多,不仅影响了封建国家的赋税收入,而且阻断了人口的大量增殖,不利足兵、足食,所以曾十多次上书请求严禁佛教,令僧尼还俗,以增加生育、增加劳动人口的主张。他说:“天下僧尼,数盈十万”、“请令匹配,即成十万余户。产育男女,十年长养,一纪教训,自然益国,可以足兵。四海免蚕食之殃,百姓的威福所在。”(《旧唐书·傅奕传》)其二,提倡教民。傅奕认为因佛教流毒甚深,使百姓思想深受妖邪之惑,提倡以忠孝伦理教化百姓,肃清佛教迷信思想,以利提高人口素质。另外,傅奕还提到加强人口户籍管理,控制军民逃役的人口问题。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