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刻纹陶尊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刻纹陶尊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高59.5厘米,口径30厘米。1961年山东省莒县陵阳河出土。山东省博物馆藏。直口,深腹,尖底,夹砂灰陶。是大汶口时期陶器中的大型器。因烧制技术所限,颜色不够均匀。在器物口沿下部,有一大型刻划图案,内容为日、月、山。三者自上而下紧密排列。此图案引起研究者的各种推断。有人认为在远古时期人们已认识到天体、自然的变化对生产活动的影响,但对这些现象又无法解释,因而对其心怀敬畏。陶器上的图案就是这种复杂心理以艺术形式作出的反映。另有人认为这个图案为当时的象形文字,可能是表示日出的意符字。总之,这件器物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其图案的真正内涵还有待进一步揭示。另外三件莒县出土的灰陶尊上还刻有石斧、石锛、禾苗等图案。大汶口文化见“玉铲”条目。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