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北魏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北魏386—534年

北朝朝代名。公元4世纪初,在十六国大分裂期间,鲜卑拓跋部崛起于山西北部、内蒙古等地,建立代国,376年前秦苻坚灭代。淝水之战后,拓跋珪于386年又重建代国,称王,建元登国。同年改国号为魏,史称北魏,亦称后魏、拓跋魏、元魏。398年建都平城 (今山西大同),次年称帝。之后逐步灭后燕、夏、北燕、北凉,439年魏太武帝统一北方,与南朝对峙。493年魏孝文帝迁都洛阳,改姓元,北魏是中国民族大融合的重要时期。北魏初,拓跋部刚刚从部落联盟跨进阶级社会的门槛,在奴隶制尚未充分发展时,就走上封建化的道路,以适应统治中原的需要。北魏建立强有力的中央集权制,逐渐采用汉魏以来的政治制度,多方笼络汉族门阀,承认汉族地主荫占依附民,并视其为王朝的统治基础。这就是所谓 “宗主督护制”。但是,北魏前期的民族压迫还较严重,汉族人士受到猜忌,或被杀戮灭族。据史书记载,当时各族人民的反抗斗争有35起,其中以盖吴起义规模最大。北魏中期,冯太后实行政治、经济改革,颁行俸禄制,整顿吏治,实行三长制、均田制等。孝文帝亲政后,将都城迁到洛阳,并采取一系列改革鲜卑旧族、推行汉化的措施,加速北魏封建化进程,促进民族融合。社会经济有明显的发展。北魏末年,由六镇开始的各族人民大起义沉重打击着王朝统治。武泰元年 (528) 宫廷发生政变,秀容(今山西忻州) 的契胡族酋长尔朱荣带兵入京,在洛阳附近的河阴杀死胡太后以及王公大臣2000多人。史称 “河阴之变”。是后,北魏分裂为东魏、西魏。自拓跋珪建北魏到分裂,凡14主,历149年。

北魏

亦称“后魏”、“拓跋魏”、“元魏”。朝代名。东晋太元元年(376),鲜卑拓跋氏所建代国为前秦苻坚所灭。后拓跋珪乘苻坚淝水之战兵败之机, 于太元十一年重建代国,称代王,旋改称魏王,史称北魏。初都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附近)。相继击败库莫奚、高车、回纥、柔然、后燕等,势渐盛。天兴元年(398)迁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市东北), 并改号称帝。太武帝拓跋焘(423—452年在位)时,先后灭夏、北燕、北凉,尽有关中、辽河流域及凉州,复北败柔然,西逐吐谷浑,统一北方,与南朝对峙。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迁都洛阳,二十年改姓元氏,并立意改革鲜卑风俗、制度,实行汉化。疆域东北起辽西,西至新疆东部,南达淮南地,北至蒙古高原。永熙三年(534)分裂为东魏和西魏。550年东魏亡于北齐高洋,557年初西魏亡于北周宇文觉。自拓跋珪建立北魏始,共历十八帝,凡一百七十一年。

北魏

北朝之一,鲜卑族拓跋所建。公元386年,拓跋改国号魏。398年,他即皇帝位,定都平城。439年北魏灭北凉,统一了黄河流域。从472年开始,冯太后和孝文帝进行了改革。523年,北魏境内爆发了六镇起义,打击了北魏政权,534年,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北魏共经历了12帝、2王,存在了149年。

北魏

拓跋鲜卑建立的国家。登国元年至永熙三年(386年~534年)。建元十二年(376年),前秦苻坚征服拓跋部。淝水之战后,前秦瓦解,拓跋珪趁机于登国元年(386年)在盛乐称代王,重建代国。同年,改国号为魏,史称 “北魏” 。拓跋珪在盛乐和河套地区积极兴立屯田,发展农业,国力不断强盛。天兴元年(398年)迁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后以汉族士族为官,采用封建统治方式,政权进一步巩固。先后吞并北燕、北凉,太延五年(439年)统一黄河流域和广大北方,与南朝形成对峙局面。北魏的疆域,以黄河流域为主体,东至海,西至新疆东部,北至蒙古高原,东北至辽宁西部,南至淮河流域。
魏孝文帝统治时期,从政治、经济等方面进行改革。太和九年(485年),北魏政府颁布均田令,接着又颁布三长制和新租调制。十八年(494年)正式迁都洛阳,并推行一系列汉化政策,其中包括: 改官制、禁胡服、断北语、改姓氏、定族姓等等。这次改革,是对魏晋以来民族大融合的一次总结,对中国历史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经过改革,北魏社会经济有一定发展。农业方面,开垦出不少田地,水利得到兴修,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畜牧业十分发达,境内有许多官、私牧场,牛羊无数。手工业生产有所进步,纺织、酿酒、造纸、煮盐、冶铸等业生产技术得到提高。商业方面,洛阳、邺和长安是黄河流域著名的商业都市,不少人从事经商活动。思想、文化、科技方面,宗教上推崇道教;地理学上郦道元著《水经注》;农学上贾思勰著《齐民要术》;文学上北方民歌成就较著;艺术上雕塑成就突出,形成云冈、龙门、敦煌三大石窟艺术。
北魏后期,政治腐败,土地兼并剧烈,阶级矛盾、民族矛盾日益尖锐,各族人民大起义此起彼伏,主要有:北方边镇起义、河北起义、山东起义、关陇起义,给统治王朝以沉重打击。永熙二年至三年(534年~535年),北魏分裂为东魏、西魏。自拓跋珪建立魏国,历经明元帝嗣、太武帝焘、南安王余、文成帝濬、献文帝弘、孝文帝宏、宣武帝恪、孝明帝诩、孝庄帝子攸、长广王晔、节闵帝恭、安定王朗、孝武帝修,凡14帝,共存在149年。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9:4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