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十宗略说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十宗略说

中国佛学著作。为一简略的短文,仅三千余字。清末杨仁山撰。杨仁山(1837—1911),名文会。安徽石埭(今安徽石台)人。少习儒学。后偶得《金刚经》一卷,读之甚觉微妙。旋得《大乘起信论》一卷,病后读之,发生兴趣,即归向佛教。清同治五年(1866)在南京创立金陵刻经处,刻印佛经。1907年在刻经处开设佛教学堂“祇洹精舍”,培养通中西文字和佛学的僧俗二十余人。曾立志组织编刻《大藏辑要》,选佛典三千余卷,精加校订,最后完成二千余卷。一生注释经典甚多,著述有《等不等观杂录》等。1919年,金陵刻经处辑成《杨仁山居士遗著》一书,《十宗略说》即收入此书。弟子有欧阳竟无等。1911年逝世后,入塔于南京金陵刻经处。
《十宗略说》依次述说律宗、俱舍宗、成实宗、三论宗、天台宗、贤首宗、慈恩宗、禅宗、密宗、净土宗等十宗,每宗都略述其传承及所宗经典、著述、主要学说等,简而易晓。文末对十宗的次序排列作了说明,认为“出世三学,以持戒为本,故首标律宗。佛转法轮,先度声闻,故次之以小乘二宗。东土学者,罗什之徒,首称兴盛,故次以三论宗。建立教观,天台方备,贤首辟华严,慈恩弘法相,传习至今,称为教下三家。拈花一脉,教外别传,灌顶一宗,金刚密授,故列于三家之后,以上各宗,专修一门,皆能证道。但根有利钝,学有浅深,其未出生死者,亟须念佛生西,以防退堕。即已登不退者,正好面觐弥陀,亲承法印,故以净土终焉”。文中对净土宗特加推崇,认为十宗中“前之九宗,分摄群机”,“后之一宗,普摄群机”。十宗的关系是“融通无碍”的,所谓“随修何法,皆作净土资粮,则九宗入一宗;生净土后,门门皆得圆证,则一宗入九宗”。此文言简意赅,颇受当时初学佛者的欢迎。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7:4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