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卡龙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卡龙

又作卡侬。弹拨乐器。《乐师史》载,此乐器系法拉比发明。萨米·哈菲兹的《阿拉伯音乐史》说,此乐器起源于阿巴斯王朝,第一个发明人是公元10世纪的艾布·乃斯尔·法拉比。法拉比生于公元870年,卒于950年,说卡龙产生于10世纪是确当的。11世纪传入欧洲。中世纪以后,由中亚传入中国。《元史·郭侃传》载,1257年,郭侃至乞石迷部,破其东城,“得七十二弦琵琶”,此即卡龙。其形制梯形,右直左曲,由木质共鸣箱、弦轴、琴马和琴弦组成。琴弦78根,每三根为一组。主要流行于西亚、北非等阿拉伯国家和中国新疆。

卡龙

由西方的洋琴改进而成,为维吾尔族的弦鸣乐器,形状与洋琴相同。共鸣箱呈梯形,中央为牙柱,两侧为弦轴或弦槽,上面并行绷有44根弦。演奏者右手持牙拨拨弹琴弦,左手指按弦柱而定音,为维吾尔族演奏的主要乐器,往往排列在乐队前排的正中位置。

卡龙

维吾尔族古老乐器之一。多在演奏木卡姆时使用,在演奏中起领奏作用。传统卡龙和清《钦定大清会典图》所载相同。演奏时,琴平放桌上,右手持木拨或食指戴指套弹奏,左手执铁质揉弦器在弦上抑或左右移动,产生各种装饰音。音色悠扬清脆,宜奏慢速乐曲。

卡龙

维吾尔族民间多弦弹拨乐器。元初由中亚传入,时称“七十二弦琵琶”。清代称“喀尔奈”, 列入回部乐。主要流传于南疆和东疆部分地区。琴箱呈梯形,木制, 状类扬琴。过去上装十五至十八对铜弦或钢弦, 改革后一般装有十七至二十二对钢弦, 每对调成同音。定弦并不固定, 可根据需要调成不同音阶和音高。奏时平放桌上, 右手持木或竹制拨子弹拨琴弦,左手执铁质揉弦器按弦。声音清脆悠扬,为《多朗木卡姆》和《哈密木卡姆》等演奏时的主要伴奏乐器。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9:5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