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卵巢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卵巢luanchao

女性生殖腺,位于盆腔内,成对。卵巢上端接近输卵管腹腔口,借卵巢悬韧带悬于盆壁。卵巢下端借卵巢固有韧带连于子宫。卵巢后端游离,卵巢前端借卵巢系膜连于子宫阔韧带。卵巢生理功能有两方面:一是产生卵子,即卵细胞,每28天成熟一个,是人体最大的细胞,直径在0.1毫米以上,细胞含有丰富的卵黄,是胚胎早期发育的营养物质。二是分泌雌激素和黄体素。前者促进附性器官发育,激发并维持第二性征和正常月经周期。后者促进子宫内膜增厚,为受精卵发育做准备。女性性成熟后,卵巢体增大,表面光滑,以后由于多次排卵,留有瘢痕,其表面呈现凹凸不平。进入绝经期后,排卵和月经均告停止,卵巢就逐渐萎缩。

卵巢ovary

雌性动物的生殖腺。在性成熟期产生雌性生殖细胞(卵子)和雌性激素。这是通过卵巢内卵泡的定期发育、成熟、排卵等主要生理过程来完成的,因而卵巢的形态结构随生殖周期而变化。卵细胞在卵泡内生长发育,细胞大,呈球形(见卵子),具有发育成新个体的潜能,卵泡发育过程中和排卵后形成的黄体(哺乳动物具有)都具有内分泌作用,分别产生雌激素、孕激素和少量雄激素,可促使其他生殖器官的发育,出现雌性第二性征,调控性周期活动及维持妊娠等功能。哺乳动物妊娠期卵巢还能分泌松弛素,可使骨盆联合的韧带和子宫颈松弛,便于分娩。卵巢从胚胎期的生殖嵴发育而来,由原始性腺向卵巢演变时,其原始性索断离转变为原始皮质和原始髓质,以后两者退化被永久皮质和永久髓质所代替。卵巢一般呈椭圆形,由卵巢系膜悬吊在腹腔背侧,哺乳动物在肾的后方及骨盆前口两侧。卵巢的形态、结构和大小有明显的年龄变化: 幼年时卵巢小,表面光滑; 性成熟期,因卵泡发育、成熟变大,于是卵巢也增大,表面凹凸不平,内部结构也有规律性的周期变化; 到繁殖能力停止期卵巢内已无发育的卵泡而充满结缔组织,因而体积变小。在生产上对非种用母猪断奶后切除其卵巢(去势),可加速其生长达到肥育的目的并能提高肉的品质。


哺乳动物卵巢构造模式图


1. 血管; 2. 生殖上皮; 3. 原始卵泡; 4. 初级卵泡; 5. 生长卵泡;6. 次级卵泡; 7. 卵泡外膜; 8. 卵泡内膜; 9. 颗粒膜;10. 卵泡腔;11. 卵丘; 12.破裂卵泡; 13. 排出的卵 (有卵膜); 14. 黄体细胞;15. 凝血; 16. 黄体; 17. 膜黄体细胞; 18. 颗粒黄体细胞;19. 白体


哺乳动物卵巢的一般构造 哺乳动物卵巢前端一般与输卵管喇叭口接近,后端以卵巢固有韧带与子宫角相连,神经血管沿系膜缘进入其内,该处称卵巢门。卵巢表面(马除外)被有一层生殖上皮,幼年时为单层立方上皮,随年龄而趋于扁平上皮,上皮深面是白膜,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其内为卵巢实质,分皮质和髓质(见图)。皮质厚,多数动物在卵巢的外周,内含各发育阶段的卵泡、黄体和闭锁卵泡等,其间的结缔组织含有很多梭形细胞和网状纤维; 髓质狭窄,位于中央,由结缔组织和较大的血管构成,直接与卵巢门相连,马属动物卵巢的皮质与髓质位置相反。
卵泡的发育 原始卵泡为静止期卵泡。幼年动物皮质内主要是原始卵泡,数量很多,如初生母牛约有75 000个,人有30~40万个,位于皮质浅层。体积小,呈球状,其中有大而圆的初级卵母细胞,周围有一层扁平的卵泡细胞。到性成熟期,在卵巢内部因子和脑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的作用下,原始卵泡不断生长发育为生长细胞。
生长卵泡根据发育程度可分早期和晚期两个阶段。早期生长卵泡又称初级卵泡,为卵泡开始发育至卵泡腔形成前的阶段。这时初级卵母细胞体积增大,胞质中内质网等细胞器和卵黄颗粒增多; 在卵母细胞与卵泡细胞之间形成一层嗜酸性的透明带,为凝胶状的糖蛋白物质; 卵泡细胞逐渐变高由立方至柱状,并分裂增殖变成多层,围绕在卵母细胞周围,它分泌卵泡液,使细胞间形成一些大小不等的分散的腔隙。同时,随着卵泡体积的增大,卵泡周围的结缔组织也逐渐分化成卵泡膜;卵泡细胞层与卵泡膜之间有基膜。晚期生长卵泡又称次级卵泡,为卵泡腔形成至卵泡成熟前的阶段。此期间卵泡细胞和卵泡液不断增多,卵泡继续增大,使其间分散的腔隙汇合成大的半月形腔,称卵泡腔,腔内充满卵泡液,内含透明质酸酶、雌性激素、蛋白质、糖原及无机盐等; 卵泡液增多迫使卵母细胞及其周围的卵泡细胞处于一侧,形成一突向腔中的隆起称卵丘。卵丘内紧靠透明带的一层柱状卵泡细胞,呈放射状排列称放射冠。其余的卵泡细胞密集排列成数层,构成卵泡腔的壁,称颗粒层。同时初级卵母细胞体积进一步增大,卵黄颗粒进一步增多; 卵泡膜分化为内、外两层。内层称卵泡内膜,有很多多角形或梭形的内膜细胞,能分泌雌性激素,细胞间有许多血管和网状纤维; 外层称卵泡外膜,为结缔组织膜,有的还有少量平滑肌纤维,卵泡外膜与皮质结缔组织无明显界限。
生长卵泡发育到最后阶段称成熟卵泡,体积特大。其直径在牛为12~19mm,马25~70mm,绵羊5~10mm,猪8~12mm,是一个大囊泡,除占皮质厚度外还突出卵巢表面; 卵泡细胞不再增殖,因此随卵泡腔增大而其壁变薄、透明带增厚,内、外两层卵泡膜更明显。内部的初级卵母细胞多数动物在排卵前进行第一次成熟分裂,形成次级卵母细胞,排出第一极体。
排卵与黄体形成 成熟卵泡破裂即排卵。排卵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如受腺垂体分泌的促黄体素的调控; 成熟卵泡因卵泡液剧增而体积过大,致使凸出于卵巢表面的卵泡壁、白膜和生殖上皮等变薄而松散; 还有局部透明质酸酶和胶原酶的作用等原因,使局部卵巢壁破裂,卵母细胞及其周围的放射冠与卵丘分离,并随卵泡液一起排出(见排卵)。成熟卵泡排卵后,卵泡壁塌陷形成许多皱襞,并伴有轻微出血。随后伤口愈合,腔封闭,腔内充满血液等物质,称血体; 基膜崩解,卵泡内膜细胞、结缔组织及血管等增生并侵入颗粒层,内膜细胞和颗粒细胞在促黄体素作用下增殖、分化、变大成为多角形细胞,分别称膜黄体细胞和颗粒黄体细胞。有的动物在其胞质中有许多脂色素,外观呈黄色故称黄体,猪和羊的黄体缺乏色素而呈肉色。它分泌孕酮和一定量的雌激素和雄激素。孕酮可维持妊娠、刺激子宫腺、乳腺等发育并抑制脑垂体分泌卵泡刺激素,使卵泡停止生长; 临床上可用于治疗功能性流产和卵巢囊肿,还可用于人工控制母畜发情等。黄体的存留时间决定于排出的卵是否受精,不受精黄体很快退化,称假黄体;若受精则黄体继续维持其大小,到妊娠快结束时丧失其功能而退化,称真黄体或妊娠黄体。但马例外,其黄体在妊娠160天左右退化,以后靠胎盘分泌的孕酮维持妊娠。以上两种黄体退化后都由结缔组织代替,称白体。在每个性周期中,多胎动物有较多卵泡发育成熟,排出较多卵子,如羊1~4个,猪10~26个。但单胎动物(如牛、马等)多数只有一个卵泡成熟,排出一个卵子(偶尔两个)。在正常情况下,动物的一生只有少数卵泡发育成熟,绝大多数卵泡在不同发育阶段中退化称闭锁卵泡。原始卵泡闭锁时,卵母细胞被吸收不留痕迹。生长卵泡和成熟卵泡闭锁时,卵泡内膜细胞增大,有的动物(啮齿类和食肉类)发育成类似黄体细胞,称间质腺细胞。它们成群分布于结缔组织中构成间质腺,能分泌雌激素及少量孕酮,妊娠晚期还可分泌松弛素。

卵巢

卵巢也是女性内生殖器的一部分。是一对扁椭圆形的性腺,产生卵子及激素。青春期前卵巢表面光滑,青春期开始排卵后,表面逐渐凹凸不平,成年女子卵巢约4厘米×3厘米×1厘米大,重约5—6克,呈灰白色,绝经后卵巢萎缩变小,变硬。


卵巢

卵巢位于子宫两侧,左右各一,完全包于子宫阔韧带内,并在卵巢门外,借系膜固定于子宫阔韧带。卵巢门处有出入卵巢的血管、神经和淋巴管。卵巢是一对扁椭圆形的器官,约重4—8克,幼年时卵巢表面光滑,性成熟后,由于卵泡的生长和排卵后结成瘢痕,表面凹凸不平。卵巢表面覆盖着一层上皮,称为生殖上皮。幼年时期上皮细胞呈立方状或柱状,以后随年龄的增长而变扁平。生殖上皮深面有一薄层致密结缔组织构成的白膜,包围卵巢的实质。卵巢的实质可分为外周的皮质与中央的髓质。皮质较宽,由许多处于不同发育阶段的卵泡和黄体及其间的结缔组织构成。髓质只占一小部分,位于中部,由富含血管的疏松结缔组织构成。婴儿出生时,两个卵巢内约有40万个原始卵泡。儿童时期,原始卵泡可以发育,但却不能成熟,因而卵巢内大量卵泡退化,成为闭锁卵泡。从青春期到绝经期,女性有生育力的30—40年内,每28天左右卵巢内有一批卵泡发育,但一般只有一个达到成熟并排卵,其余的则在不同的发育阶段退化。绝经期的卵巢内只有少量卵泡存留,且都逐渐退化。因此,女性的一生中,只有400—500个卵泡发育成熟,绝大多数成为闭锁卵泡。排卵后,卵泡转变为黄体,黄体退化后为结缔组织代替,成为白体。卵巢分泌三种类固醇激素,即雌激素、孕激素和少量雄激素。雌激素由卵泡膜细胞产生,转运到颗粒细胞,由芳香化酶转化为雌激素,颗粒细胞还能分泌孕激素。雌激素和孕激素对女性生殖器的发育和第二性征的维持起着重要作用。

卵巢luanchao

女性的生殖腺。左右各一,呈扁椭圆形,平均大小是2.5×2×1.5厘米,位于子宫两侧后上方。幼年时卵巢小而光滑,尚未发育成熟;青春发育期迅速增大,功能逐渐旺盛;老年期卵巢萎缩,功能丧失。卵巢的功能是产生卵细胞(又称卵子)和分泌雌激素。卵巢内有许多细胞群,称卵泡。卵泡中央一个大细胞就是卵细胞。新生儿的卵巢中约有30~60万个卵细胞,但一生中成熟的卵细胞只有400~500个,绝大部分退化。成年女性每月从卵巢排出一个成熟的卵细胞,生育功能约维持30年左右。绝经期,卵巢萎缩,排卵停止。卵巢分泌的性激素是雌激素和孕激素,对维持女性的生殖功能起了主要的作用。

卵巢

产生卵细胞及女性激素的器官。位于输卵管的后下方,左右各一,呈灰白色。幼年期卵巢小,表面光滑,青春期迅速增大,产生成熟卵泡,成年妇女约28天排卵一次,并产生女性激素,绝经期后卵巢萎缩变硬,失去排卵作用。

卵巢

人和动物的雌性生殖腺。是产生卵细胞和雌性激素的器官,位于骨盆腔内,左右各一个。卵巢于青春期前表面光滑;青春期开始排卵,表面凹凸不平,大小约4×3×1厘米,重约5~6克,呈灰白色;绝经后萎缩变小、变硬,约2×1×0.5厘米。成人的卵巢内含有很多卵泡,每月有一个发育成熟,并破裂而排卵。未排出卵子的卵泡,发育到一定程度就自行萎缩与退化,成为无功能的闭锁卵泡。已排出卵子的卵泡形成黄体,分泌孕激素。卵子如未受精,则黄体退化为白体。卵巢能分泌两种女性激素,卵泡期分泌雌激素,黄体期分泌孕激素,使子宫、输卵管、阴道、外阴及乳腺等发育,维持女性体征及体态。

卵巢ovary

人和动物体内的雌性生殖腺。是产生卵子(雌性生殖细胞),并能分泌雌性激素的器官。雌性激素有促进雌性副性器官(如子宫、阴道、乳腺等)的发育,激发性欲、调节性周期等功能。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4:2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