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王命传”铜龙节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王命传”铜龙节战国。残长20.6厘米,头端宽3厘米,尾端宽1.9厘米。传1946年湖南省长沙出土。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藏。龙节是古代使者持之远行可得食宿的证件。此龙节为长条形,头端较大,尾端较小,一端铸有龙头,头长且大,额部有对称的卷云纹,长鼻高卷,双目突出。头顶双角弯曲,勾向两侧。齿外露。下颌双腮凸出,分作两股叉形。头下部两侧各有一圆穿,可以系结绳,便于携带。节身正面刻有铭文“王命。命传,赁”五字,反面刻有“一檐,之”四字,共九字。其中“命”字为重文。铭文留有明显的刀凿痕迹,为镌刻无疑。其字体与安徽寿县出土的鄂君启节相同,时代也大体相当。因此,龙节的铸造时代应为战国中期。节因水坑浸渍而通体碧锈,尤为古雅。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