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腆纪传纪传体南明史。六十五卷,补遗五卷。清徐鼒(生平见《小腆纪年附考》条)撰。 《小腆纪传》是作者晚年据《小腆纪年附考》同时期人物事迹编写成的纪传体史书。据其子承祖题跋说:“昔先大夫作《小腆纪年》既成,而作《纪传》,谓《纪年》一书取《春秋》、《纲目》之义,凡明季衰乱及诸臣贤否固在在可考,然读迁、固之史,其人其事必综其生平言行各予纪传,令观者得悉其毕生之善恶。此史家之例,而先大夫《纪传》之所由作也。”从《纪年》看,往往有“甲申(1644)三月以前事详《纪年》”、“学行详《纪传》”字样,卷二十又说:“史家纪年、纪传之书并行不废,《纪年》之不胜书者,吾将以《纪传》书之。”说明徐鼒早已考虑到两书并行。但《纪传》未完稿他即病死,后由其子承礼据遗稿整理补订。 由于此书以人物为主,集中叙述其事迹,因而明末政治腐朽与抗清有关的某些事实,更为突出,如《高宏图传》载:“时山东已失,宏图无家可归,挈一少子至吴……既闻芜湖败,刘宗周、熊汝霖议发罗木营兵奉潞藩拒守。宏图叹曰:天之丧明若穑夫,徒苦江东父老,复何益!吾筹之熟矣……绝粒死。”《刘宗周传》载:“宗周以宿儒重望为海内清流领袖,既出都门,都人士聚观叹息,知南都之不可有为也。”《史可法传》载他守扬州时,“城中势益孤,可法乃为主辞母及妻与伯叔兄弟,呼部将史德威诀曰:我无子,汝为我嗣,以奉吾母,我不负国,汝毋负我!我死当葬我于高皇帝侧,其或不能,梅花岭可也……史可法乃就刑死,旬日而南都亡”。特别指出:“可法督师几一年,行不张盖,食不重味,夏不箑,冬不裘,年四十无子,妻欲为置妾。可法曰:王事方殷,敢恋儿女私乎!”爱国之情,溢于言表。 此书只有纪、传而无表、志。《纪年》、《纪传》两书,一以年经,一以人纬,堪称南明史研究的姊妹篇,为南明史研究提供了系统的资料。 有清光绪十三年(1887)六合徐氏金陵刊本。 小腆纪传(清)徐鼒撰。65卷。作者卒时,书未定稿,其子承礼续加改定补写。全书包括纪7卷,列传58卷。收载李自成攻占北京至清占领台湾间南明人物520余人。有1958年中华书局标点本。 小腆纪传六十五卷。补遗 五卷。清徐鼒撰。徐鼒(?—1862),字彝舟,号亦才,江苏六合人。道光二十五年(1845)进士,历任翰林院庶吉士,御史、福宁知府等。徐鼒有经世致用之材,在太平天国兴起时,曾兴办团练,镇压太平天国。他生平博览经史,著有《小腆纪年附考》、《读书杂释》、《未灰斋文集》等十数种。此书与《小腆纪年》为姊妹篇,以纪传体记载南明史事。徐氏生于道光之时,清朝文网渐弛,各家遗书渐渐流传于世,徐氏多方搜求,尽毕生精力撰成此书,史料极为完备,并详加考订,辨其真伪。此书徐氏生前未及定稿,其子承礼补订其书,篇目有所并合改订。原书有目而未及撰成或目所未及者,如益王、嘉兴王、方国安等人,承礼据南疆逸史五十六卷本等书撰成补遗五卷,刊刻于原书之后,使此书终成完帙。书有中华书局标点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