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形声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056 形声

六书之一。指用意符 (形旁) 和声符(声旁)两部分组成新字的造字法。东汉许慎说:“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意谓根据这个字所表示的事物来取一个名(即立一个意符),找一个声音相似的字来作为声符。段玉裁说:“以事为名,谓半义也;取譬相成,谓半声也。”如“护”字从手,户声。“江”字从水,工声(由于语音的演变,声符的读音已与字音相差较大)。形声字有表音成分,且造字法简单,是汉字的主流。《说文》收形声字7697个,约占总数的82%,后代造的字大都属于形声字。

形声xingshen

六书之一。采用两个汉字分别作意符和声符来组成新字的一种造字方法。《说文解字·叙》说:“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这个定义有些费解。简单地说,形声字就是取一个字作形旁表示字的意义范畴,再取一个字作声旁表示字的读音,合起来组成一个新字。所以,形声字的特点就是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表意成分,叫做“形旁”,或“义符”、“意符”;另一部分是表音成分,叫做“声旁”或“声符”、“音符”。如“吐”,从口土声。“口”是形旁,表示字义与口有关;“土”是声符,表示“吐”字的读音。“忍”,从心刃声。“心”是形旁,表示“忍”是一种心理活动;“刃”是声旁,表示“忍”的读音。再如“材”,从木才声;“湖”,从水胡声;“筐”,从竹匡声;“驾”,从马加声等等。
形声字是具有表意、表音两种成分的合体字。它突破了象形、指事、会意造字法的局限,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汉字作为表意文字不能表音的缺陷。同时,由于采用了一形一声的配合方法,就为汉字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并扩大了已有汉字的功能。因此,形声字就成为汉字发展的主流,在汉字中占有绝对优势。大量随现代科学而出现的新词,也都采用形声方法来造字。如“氧”、“氮”、“镭”、“铀”等。
形声字存在的问题也很多。突出的问题在于其意符声符所起的表意表音作用是就造字之时而言。由于语言的发展演变和汉字形体的变异,许多形声字的音符和声符都丧失了原有的功能。如“闻”,从耳门声,本义表示“听见”,所以意符是“耳”。今义却转为用鼻子嗅味,读音也由原来的双唇音〔m〕变成唇齿音〔v〕了。现在的音义与字的音符、声符都丧失了联系。又如“肝、胆、肠、胃、肌、臂、膀、腿”等字,都与动物肢体器官有关,意符本是“肉”。但到小篆时,“肉”与“月”合为一体,这些字的音符都变成了“月”,与它们各自的意义毫无联系了。而“践、线、钱、残、刬、浅”等字,都是从“戋”得声,现在却分别读做不同的音。

形声Xingsheng

六书之一,是采用两个汉字分别作意符和声符来组成新字的一种造字法。许慎为它下的定义是“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意思是说,根据这个字所表示的事物立个属名,再取一个音近之字比拟其读音,二者结合构成新字。形声是使字形结构向表音方向发展,使文字对词既表意又表音的造字法。形声字的形体由表意偏旁(义符)和表音偏旁(声符)两部分相结合而成,前者表示形声字所记录的词的意义,后者表示该词的读音。如许慎举的例字“江”和“河”,两字均以“水(氵)”为义符,又分别以“工”和“可”为声符。又如“吐”,从口土声(即以“口”为义符,“土”为声符),“想”,从心相声;“筐”,从竹匡声;驾,从马加声等等。
形声字具有表意表音两种功能,但义符的表义作用一般只限于表示词的意义范畴或事物的类属,并不能表示该词的确切的含意。如凡以金为义符的字,其意义均与金属有关,凡以木为义符的字,其意义均与树木有关等,而每个字的具体所指及其意义,则无法从义符中显示出来。至于词的引申义,义符就往往连它们的范畴或类属也不能表示了。声符所表示的读音也不完全准确,有的只是声音相近而已。再者,由于形声字的义符声符所起的表意,表音作用是就造字之时而言,语言的发展演变和汉字形体的变异以及古今的音变,使许多形声字的义符和声符都丧失了原有的功能。如闻,本义表示听见,故从耳、门声。今义却转为用鼻子嗅味之义,从耳之形便无法表义了,读音也从原来的双唇音(m)变为唇齿音(w)了。由于古今音变使声符的读音与形声字的字音相去甚远的情况更是十分普遍,如“否”从“不”得声,“羲(义)”从“我”得声,“萧”从“肃”得声等等,因此用同一声符所造的众多的字今音差异很大,如週、调、稠、彫、蜩 、绸等,均从周得声,但它们的读音并不相同。形声字突破了字形纯粹表意的局限,也就突破了象形、指事、会意三种造字法的局限。用表音表意相结合的方法造字,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汉字作为表意文字不能表音的缺陷,大大提高了汉字对语言的适应力,为汉字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并扩大了已有汉字的功能。凡不能用象形、指事、会意字表示的词,都可以用形声字来记录。这样,形声字就成了汉字发展的主流。到小篆时代,形声字就已占汉字总量的百分之八十以上。这以后,形声字的数量一直在增加,许多随现代科学而出现的新词,也都采用形声方法造字来记录,如“氧”、“氢”、“镭”、“钴”、“铀”等等。(参见,“六书”条)

形声

六书之 一,是用形符和声符组成新字的造字方法。这种方法造出的字叫形声字。形声字的声符只表示新造字的读音,不涉及字的意义,因此读音相同的字就可以用相同的字作声符,如: 其——箕、淇、棋、旗、期等字。形符主要指明字的意义类属,并不表示确切意义,因此意义相关的字形符都相同,如:竹——竿、竽、笛、笆、笙、笋等字。形声造字法照顾到了语言的音义两个要素,它与象形、指事、会意造字法相比,具有先进性、科学性。形声字既可以据形知义,又可以据形知音。形声字的出现是汉字发展史上的一大突破,它使汉字由过去的纯表义过渡到既表义又表音的阶段,为人们的识读、运用带来了极大的方便。直到今天,许多化学元素的名称如氮、铀、钴等字都是用形声造字法造出来的。据统计形声字已占现行汉字的90%。诚然,由于语音的发展和字形的演变,不少形符已很难理解,多数声符也不能准确表音了。

形声

又称“谐声”、”象声”。六书之一。指根据新字的意义类别特点,选一个字作为新字的形符(又称意符),再取一个发音相同或相近的字作为新字的声符,形符和声符相配成为一个新字。如沅、湘,以形符“氵”表示他们的意义类别与水有关,声符“元”、“相”分别表示“沅”、“湘”的读音。是一种最能产的造字法,汉字中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形声字。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7: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