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形声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056 形声六书之一。指用意符 (形旁) 和声符(声旁)两部分组成新字的造字法。东汉许慎说:“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意谓根据这个字所表示的事物来取一个名(即立一个意符),找一个声音相似的字来作为声符。段玉裁说:“以事为名,谓半义也;取譬相成,谓半声也。”如“护”字从手,户声。“江”字从水,工声(由于语音的演变,声符的读音已与字音相差较大)。形声字有表音成分,且造字法简单,是汉字的主流。《说文》收形声字7697个,约占总数的82%,后代造的字大都属于形声字。 形声xingshen六书之一。采用两个汉字分别作意符和声符来组成新字的一种造字方法。《说文解字·叙》说:“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这个定义有些费解。简单地说,形声字就是取一个字作形旁表示字的意义范畴,再取一个字作声旁表示字的读音,合起来组成一个新字。所以,形声字的特点就是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表意成分,叫做“形旁”,或“义符”、“意符”;另一部分是表音成分,叫做“声旁”或“声符”、“音符”。如“吐”,从口土声。“口”是形旁,表示字义与口有关;“土”是声符,表示“吐”字的读音。“忍”,从心刃声。“心”是形旁,表示“忍”是一种心理活动;“刃”是声旁,表示“忍”的读音。再如“材”,从木才声;“湖”,从水胡声;“筐”,从竹匡声;“驾”,从马加声等等。 形声Xingsheng六书之一,是采用两个汉字分别作意符和声符来组成新字的一种造字法。许慎为它下的定义是“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意思是说,根据这个字所表示的事物立个属名,再取一个音近之字比拟其读音,二者结合构成新字。形声是使字形结构向表音方向发展,使文字对词既表意又表音的造字法。形声字的形体由表意偏旁(义符)和表音偏旁(声符)两部分相结合而成,前者表示形声字所记录的词的意义,后者表示该词的读音。如许慎举的例字“江”和“河”,两字均以“水(氵)”为义符,又分别以“工”和“可”为声符。又如“吐”,从口土声(即以“口”为义符,“土”为声符),“想”,从心相声;“筐”,从竹匡声;驾,从马加声等等。 形声六书之 一,是用形符和声符组成新字的造字方法。这种方法造出的字叫形声字。形声字的声符只表示新造字的读音,不涉及字的意义,因此读音相同的字就可以用相同的字作声符,如: 其——箕、淇、棋、旗、期等字。形符主要指明字的意义类属,并不表示确切意义,因此意义相关的字形符都相同,如:竹——竿、竽、笛、笆、笙、笋等字。形声造字法照顾到了语言的音义两个要素,它与象形、指事、会意造字法相比,具有先进性、科学性。形声字既可以据形知义,又可以据形知音。形声字的出现是汉字发展史上的一大突破,它使汉字由过去的纯表义过渡到既表义又表音的阶段,为人们的识读、运用带来了极大的方便。直到今天,许多化学元素的名称如氮、铀、钴等字都是用形声造字法造出来的。据统计形声字已占现行汉字的90%。诚然,由于语音的发展和字形的演变,不少形符已很难理解,多数声符也不能准确表音了。 形声又称“谐声”、”象声”。六书之一。指根据新字的意义类别特点,选一个字作为新字的形符(又称意符),再取一个发音相同或相近的字作为新字的声符,形符和声符相配成为一个新字。如沅、湘,以形符“氵”表示他们的意义类别与水有关,声符“元”、“相”分别表示“沅”、“湘”的读音。是一种最能产的造字法,汉字中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形声字。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