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挖冬笋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挖冬笋

挖冬笋,是黄坳、茨坪、长坪、下七一带客籍山区农民所喜爱的一项采集活动。农历十一月以后,冬笋即开始生长,客籍人们便身背背篓,手握锄头进山挖笋。进山后,选择“当年”母竹(“背年”竹笋少),沿竹梢方向寻找稍微隆起或已爆拆开裂的地面,清除表面落叶,再试着挖。有的即可见到笋尖,挖出竹笋;有的则只能看到竹根,还要顺根再挖。如竹根长毛(裹有若衣),表示竹龄较幼,此根无笋;如竹根鲜活橙黄,则会长冬笋。挖到笋后,还可沿竹根走向,继续寻挖。
挖冬笋者多选择“走边竹”寻挖,此种竹生笋较多,有“横三竖七”的说法,即笋从竹根横向伸出,意味着该竹根生笋不多;如冬笋生长方向与竹根平行,则生笋较多,甚至一窝可挖到几个冬笋。狩猎
客籍人狩猎活动多利用冬、春季节的农闲时间进行。出猎人数5-10人,多至数十人,进入目的地后,一般都人分两路行动:一为“蹲口”,把守野兽出入要道;二为“抄山”,指挥猎犬翻山越岭赶出猎物。猎手根据“大小野物(除飞禽)走原路,惟有狐狸满山游”习性,多循野物足迹布点蹲口或抄山,而不盲目行动。然狐狸最狡猾,不走原路,故难猎获。
猎物分配,依旧规,打“头铳”(即首先命中野物致重伤)者得“一臂三关”(一臂,指后腿;三关,按从颈部起至前胸第三根肋骨处劈下的一片),抄山的分四只脚,余全体均分,猎犬也照分一份。

挖冬笋

汉族生产风俗。流行于安化县境。冬笋冬天埋伏土内,不易寻找,长到一定程度才在土面拱出一个十字形裂缝,要到春天才破土而出。称为 “春笋”。该地规矩,每年冬至节前,无论何人何地,可任意掘取冬笋。待冬至节过,便任何人都不许再挖冬笋。如有特殊需要,须经竹子主人同意才能挖取。民间认为,冬至节前竹笋潜在土中深处,挖笋时不易伤及其他。冬至节后,竹笋接近地面,挖掘时易伤他笋,损失较大,故禁之。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22: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