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摩尼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摩尼约216—约276Mani亦译牟尼。摩尼教的创始人。波斯人。宣传善恶二元论,自称为最后的“先知”。被波斯王萨波尔一世放逐,旅行于东方各地,传说曾到过印度北部和中国西部。约公元276年冒险回国,被处死。 摩尼公元216—276年为Mani的汉字音译,摩尼教的创始者,波斯国(教义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光明和黑暗二神在主宰,光明代表善的一方,黑暗代表恶的一方。长期斗争的结果,善必战胜恶,光明必战胜黑暗。摩尼将其教义在国中宣扬,遭到当时波斯的国教——袄教的强烈抵制和反对,于是前往罗马帝国东境和印度北境传教。萨珊王朝的沙卜尔一世继位之后,摩尼时来运转,他被允许回国,将自己的教义写成经典,并以国王的名字命名,称之为“沙卜尔干(Sabuhragan)”,意为“沙卜尔时代的圣经”,将它献给国王,得到国王的赞许,有了传教的自由,因此在他身边迅速集中了一批虔诚的弟子。沙普尔一世死后,新王继位,袄教势力大举反攻,摩尼于公元277年被捕入狱,瘐死狱中。摩尼教受到迫害,不能在波斯立足,其弟子于是四出传教,开始在各地建立摩尼教会。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