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有无相生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有无相生》

本篇为《老子》的第二章。《老子》一书相传是春秋时代老聃所作,是先秦道家学派的重要著作,后又称《道德经》。《老子》是一部哲理散文,从哲学角度说,它的主要特点在于高度的抽象思维能力,它已经超出了用具体的某一种元素说明世界的困难,开始建立起“道”这一最高哲学范畴及其它一系列范畴、概念,试图为世界的生成、变化寻找总根源;从文学角度说,《老子》一书的主要特色在于运用极易体察的生活经验、通俗的语言说明深刻的道理。本篇是阐述关于世界的变化思想,揭示世间万物都是相互依存,而不是静止孤立的。文中从美丑、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进退各个方面,反复说明矛盾既对立又统一的观念,词约义丰,含意深刻。而从行文中看,绝不类于官方的典籍训诰,而有意采取民间谣谚的形式,形成一种浓缩、凝炼的格言体。就格言体这一具体形式来说,本篇中运用自若,长短互参,错落有致。如开篇一句“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系长句,下面一系列“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均为四言短句,句中已初步发挥了汉字的特点,做到了大体上对偶,句末押韵。这种有韵而对仗的格言体,对后世影响深远,如后来的《法言》、《兔园策》、《三字经》、《菜根谈》、《增广贤文》等,都采用了《老子》这种格言体形式。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9 1:3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