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格式塔心理学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格式塔心理学

1912年创立于德国,也称完形心理学。主要代表人是M.魏特海默,K.考夫卡和W.苛勒。这个学派以反对冯特、铁钦纳的构造主义为出发点,主张从心理行为整体的动力结构观点来研究心理学现象,认为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反对把意识经验分析为心理因素,坚持研究意识。50年代前后,格式塔理论被推广到人格、社会心理学及临床心理学方面。60年代,认知心理学吸收了格式塔心理学的某些观点,尤其是对思维的研究成果。当今,格式塔心理学做为一个独立的派别已不存在了,但其观点仍在某些领域中起作用。如在知觉研究中,格式塔观点仍占主导地位,在临床心理学中,格式塔疗法完形疗法也相当流行。

格式塔心理学geshita xinlixue

西方现代心理学主要流派之一。又称完形心理学。1912年发迹于德国。所谓格式塔心理学,就是一种反对元素分析而强调整体组织的理论体系。主要代表人物是德国的心理学家M. 韦特海默、W. 克勒和K. 科夫卡。
格式塔心理学的基本特点是坚决反对元素分析,大力强调整体组织。这个心理学派别主要论点之一是“部分相加不等于整体”。格式塔派心理学另一个特点是援引现代数理的概念来说明心理现象及其机制的问题。格式塔派的心理学家们在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方面既重视“经验的观察”法,也重视客观的观察法,而且特别强调所谓“动力的”观点和“自上而下”的研究。在心理学的对象问题上, 他们兼容并蓄地认为心理学既研究直接经验,也研究行为。这个派别在知觉和学习等问题方面,曾进行过独特的实验研究,并取得了有价值的结果。

格式塔心理学

又称“完形心理学”。西方主要心理学流派之一。20世纪初创始于德国。“格式塔”为德语“Gestalt”一词的音译。代表人物是韦特墨、苛勒、考夫卡。从运动知觉(似动现象)研究开始,对知觉规律、思维活动做了大量研究,提出了在心理现象中,整体不可以分析为元素、整体先于元素并决定元素的性质,整体大于各部分总和的基本原则。反对冯特的构造心理学和行为主义还原的、分析的、元素主义的研究方法。主张从整体到部分“自上而下”地理解心理现象,此外还提出经验现象的组织与该经验的皮层过程有结构相似性的“同型理论”以解决心物和身心关系问题。其理论与方法对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23:4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