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梁山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梁山关中山名。在今陕西乾县西北。《孟子·梁惠王下》: “昔者大王居邠,狄人侵之”,“去邠,逾梁山,邑于岐山之下居焉。” 《史记·周本纪》所载略同。秦建梁山宫。《元和郡县图志》奉天县: “梁山,高宗天皇大帝乾陵所在,因名曰奉天。”唐德宗使高重杰屯梁山御朱泚,为其部将李日月所杀,即此。 梁山位于王村镇北边。《诗经·韩奕》有“奕奕梁山”之句。山有东西二峰。东峰最高,陡崖上有唐代开凿的千佛洞,内雕石像七百多个。洞外嵌明人题咏碑刻数通。旁有一窟,内设石床,传为水斋和尚卧观黄河处。登峰远眺,可见芝川口黄河奔流的壮观景象。清诗人庄某有“几番登临直东望,真个黄河天上来”之咏。西峰古柏成林。山顶有汉武祠,故西峰也叫武帝山。传说当年汉武帝祀后土于汾阴,曾游此。相传祠始建于汉,清代曾翻修。正殿单檐歇山顶,面阔三间,木架结构。祠旁有登仙台。 梁山(一)在陕西韩城市西北。《汉书·地理志》夏阳县:“《禹贡》梁山在西北”。《水经注》:“河水又南径梁山原东,山在冯翊夏阳县之西,临于河上,山崩,壅河三日不流。”从今合阳西北之磨镰石迤北经黄龙的佛爷岭, 冢字梁到韩城市西北的大梁 (海拔1783米)即梁山。(二)在陕西乾县西北2.5公里。《孟子》大王去邠,逾梁山。指周文王的祖父古公亶父率领周人由邠地越过梁山迁到岐下的周原。梁山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是古代关中通往河西及西域的必经之地。(三)我国古代以梁山为名的山很多,如今山东梁山,陕西汉中梁山等。 梁山见“太阳山” 梁山位于汉中市西8公里汉江南岸,海拔1005米。山体出露上震旦统、下古生界和二叠系石灰岩、砂页岩等。梁山寒武、奥陶及二叠系是米仓山区的代表性地层剖面。化石以梁山石燕著名。为汉中八景之一。当地有石燕“遇雨则飞,雨止化为石”的传说。其实,石燕是生活于早奥陶世浅海的腕足类动物,化石突出于页岩表面,易风化脱落,并非能飞。梁山交通方便,岩层出露良好,有标准剖面,是地质大中专院校野外教学的实习基地。 梁山古名“良山”。汉文帝子梁孝王游猎于此,死后葬山麓,易名“梁山”。位于山东省梁山县东南2500米处,西临黄河,东有京杭运河流经,北濒东平湖,南为平原。主峰有虎头峰、雪山峰、青龙山、郝山头等。唐宋时因黄河决口泛滥,形成广400千米的大泽,即古代梁山泊。相传北宋末年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曾以此为根据地,与官军对抗。 梁山县名。位于山东西南部,滨黄河,与豫接壤。古时为须城、寿张、汶上等县辖域,1949年设县,因境内有梁山而得名,隶属菏泽专区。境内有黄河、淮河水系和东平湖,水资源富足。主要农产小麦、玉米、大豆、高粱等。主要特产鲤鱼、甲鱼、大红枣。民间尚武,旧时拳房甚多,素称“武术之乡”。相传宋江起义军常在此地活动。名胜古迹有梁山寨(一名“宋江寨”)、西竺禅师墓、莲花台、马跑泉、腊山等。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