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溃疡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溃疡kuiyang

皮肤或粘膜局限性不易愈合的病理性缺损。多由局部损伤、感染或局部血液循环、代谢及营养障碍等引起。其组织学特点为皮肤或粘膜上皮及其下组织不同深度的坏死,底部常有炎症反应。常见溃疡易发部位为口腔、胃肠等消化道粘膜、泌尿生殖道粘膜、鼻喉等呼吸道粘膜及皮肤,尤其下肢皮肤。溃疡可呈急性或慢性过程,如能消除病因或治疗原发病,急性溃疡多可治愈,慢性溃疡治疗困难,且有癌变危险,更应针对病因,积极治疗。

溃疡

病症名。指一切溃破的疮面。多因肿疡切开排脓,或自溃脓出后形成。凡疡面脓液稠厚黄白,色鲜不臭,腐肉易脱,新肉易生,色泽红活鲜润,疮口易敛,知觉正常的属阳证;疡面脓液清稀,或时流血水,腐肉难脱,新肉不生,色泽灰暗,疮口难敛,不知痛痒的属阴证。


溃疡

脓肿穿破皮肤、粘膜或炎症组织坏死脱落而造成皮肤、粘膜表面的组织缺损。常见有下肢大隐静脉曲张引起的小腿皮肤溃疡,发生在胃与十二指肠粘膜的胃与十二指肠溃疡,晚期恶性肿瘤坏死及破溃后形成的恶性溃疡等。

溃疡ulcer

动物皮肤或黏膜局限性经久不愈合的缺损。常继发于坏死、坏疽、组织脱落后伴有慢性感染的创面。其病损至少深及真皮层或黏膜全层。如仅为上皮浅表缺损伴有渗出或感染,则称为糜烂。溃疡的特点是愈合迟缓,上皮和瘢痕形成不良。引起溃疡的原因有血液、淋巴循环和物质代谢的紊乱;神经损伤;某些传染病;感染和炎症的刺激以及异物、机械性损伤、分泌物或排泄物的刺激等。临床上常见有:单纯性溃疡、炎症性溃疡、坏死性溃疡、蕈状溃疡、神经营养性溃疡和胼胝性溃疡。宜积极治疗原发病,消除病因。不用刺激性药物。分泌物多用湿敷;分泌物少,溃疡面清洁后用凡士林纱布覆盖。肉芽高出体表应剪平。久治不愈的可手术切除和植皮。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7: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