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瓷器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瓷器


瓷器


瓷器


瓷器


瓷器


瓷器


瓷器


瓷器


瓷器


瓷器


瓷器


瓷器


瓷器


瓷器


瓷器


瓷器


瓷器


瓷器


瓷器


瓷器


瓷器


瓷器


瓷器

[原书缺损]

瓷器

由含有高岭土、长石、石英等成分的原料,按一定的配比制备成便于成型的原料,制成器物的坯体,干燥后经高温烧成。瓷器的烧成温度一般都在1200℃以上,胎体烧结致密,呈半透明状态,敲叩声音清脆,胎体基本不吸水。用瓷原料制作的日用器具表面大都施釉,只有部分瓷塑或浮雕挂盘类装饰品表面不施釉。瓷器以白色为最多,另外有颜色釉瓷器,还有胎体含有着色剂的色瓷。瓷器表面洁净光滑,耐酸,耐碱,耐高温,在日常生活中应用于饮食用具方面。瓷器有优美的质地和色彩,用来制作陈设性艺术陶瓷。瓷器是中国的伟大发明之 一,关于瓷器的产生有两种观点: 一种认为早期的瓷器产生于东汉; 一种则认为原始青瓷始于商代。中国的瓷器以青瓷、白瓷和彩瓷为主要品种。青瓷在唐代达到成熟阶段,以浙江越窑最为著名;白瓷在唐代以邢窑称著。宋代瓷器达到历史繁盛阶段,青瓷有汝窑、官窑、哥窑、龙泉窑、钧窑、耀州窑等。白瓷有定窑。影青瓷有景德镇窑。黑瓷有建窑、吉州窑。明代以后,景德镇成为我国的制瓷中心,各种色釉瓷和彩绘瓷驰名中外。景德镇在现代仍为我国瓷器的主要产地,有“瓷都”之称。目前我国瓷厂已遍布各省、自治区。

瓷器ciqi

以高岭土、长石和石英为原料,经混合、成形、干燥烧制而成的制品。如幼儿园用的各种瓶、盘等日用瓷器、电瓷、瓷砖、艺术瓷等等。瓷器胎体洁白、细密,有的没有上釉,呈白色或发黄,多数上釉,或白色、或彩色,还有彩绘瓷器。特点是能绝缘,导热慢,性质稳定,不易氧化,耐腐蚀,质地坚硬却较脆,不抗外力撞击,易碎。瓷器是我国古代的重大发明之一,随着历史的发展,制瓷技艺和瓷器品种不断发展,广布世界。主要品种有青瓷、白瓷和彩瓷。烧制瓷器用瓷窑,历史上著名的有宋代的汝窑、定窑、钧窑等等。明代以后,江西景德镇地区成为我国制瓷业中心,各种釉色及彩绘瓷器名扬四海。

瓷器Ciqi

日常生活中的一种器具,是由含有高岭土、长石、石英等成分的原料,按一定的比例配制成为适合于成型制作的原材料,制成器物的坯体,干燥后经高温烧成为瓷器。瓷器的烧成温度一般都在1 200℃以上,胎体烧结质密,呈半透明状态,敲叩发出清脆的声音,胎体基本不吸水,不含其它杂质。瓷器作为日常生活用品,表面都施釉,光亮平滑;只在作为陈设艺术品时,根据效果的要求,有不施釉的。瓷器以白色为最多,或白中偏青,或白中偏黄;也有的是表面施颜色釉的,还有胎体本身配以着色剂的色瓷,多为浅淡的米黄色。瓷器具有硬度好,表面光滑洁净的优点,能够耐酸、耐碱、耐高温的特性,在日常生活中应用于饮食用具方面,是其它材料所无法代替的。瓷器在外观效果方面,具有优美的质地和色彩,也被用来制作陈设性艺术品。瓷器是中国的伟大发明,其萌芽可追溯到距今三千年左右的商代原始瓷。至东汉末年,真正的瓷器在浙江发明。中国瓷器以青瓷、白瓷、黑瓷、青白瓷和颜色釉瓷为主要品种。青瓷在唐代以浙江的越窑最为著名;白瓷在唐代以河北的邢窑称著于世。宋代瓷器在世界上享有盛誉,是历史上的高峰,其代表作品有汝窑、官窑、哥窑、均窑、耀州窑、龙泉窑、定窑、景德镇窑、建窑、吉州窑的瓷器。明代以后,景德镇成为我国制瓷的中心,各种色釉瓷和彩瓷都达到了高度水平。景德镇在现代仍为我国瓷器的主要产地,有“瓷都”之美称。目前,我国瓷器工厂在各省、自治区都有开设,除供国内需要外,还是对外贸易的主要产品。著名的瓷器产区有:河北唐山和邯郸、山东淄博、湖南醴陵、广东枫溪、福建德化等地。

瓷器

瓷器

见“工程技术”中的“瓷器”。


瓷器

是以瓷土为原料经高温烧成的器皿。对瓷器的具体定义目前尚无统一意见,但一般认为必须具备如下几个条件:1.胎料必须是瓷土,经高温(一般在1200℃以上)烧造。2.器物表面施的釉是高温下形成的玻璃质釉。3.瓷器烧成后,胎体坚硬、结实、致密。吸水率不足1%,叩之能发出清脆悦耳的金属声。中国商周时期已出现原始瓷器;东汉晚期趋于成熟,六朝以后大发展起来。瓷器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发明,是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英语中的“中国”和“瓷器”是同一个单词。参见“艺术”中的“瓷器”。

瓷器

瓷器是以瓷土为原料经高温烧成的器皿。对瓷器的具体定义目前尚无统一意义,但一般认为必须具备如下几个条件:胎料必须是瓷土,经高温烧造。器物表面施的釉是高温下形成的玻璃质釉。瓷器烧成后,胎体、坚硬、结实、质密。吸水率不足1%,叩之能发出清脆悦耳的金属声。中国商周时期已开始出现原始瓷器;东汉晚期趋于成熟,六朝以后大发展起来。瓷器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发明,是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英语中的“中国” 和 “瓷器” 是同一个单词。

瓷器

瓷器是以瓷土为原料经高温烧成的器皿。对瓷器的具体定义目前尚无统一意义,但一般认为必须具备如下几个条件:胎料必须是瓷土,经高温烧造。器物表面施的釉是高温下形成的玻璃质釉。瓷器烧成后,胎体,坚硬、结实、质密。吸水率不足1%,叩之能发出清脆悦耳的金属声。中国商周时期已开始出现原始瓷器东汉晚期趋于成熟,六朝以后大力发展起来。瓷器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发明,是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英语中的“中国”和 “瓷器”是同一个单词。

瓷器

以瓷土、石英、长石为原料,按配方的百分比称料配合,练泥制成坯体施釉,经1200~1300℃高温烧成的器皿。质地坚硬致密、吸水率低或不吸水、叩之有清音、釉面光润。瓷器是中国发明的,创始于东汉时期(25~220),主要出产青瓷。至唐代(618~907),制瓷技术已达成熟,当时邢窑的白瓷、长沙窑的釉下彩瓷和越窑的青瓷最负盛名。宋代(960~1279)各地窑场林立,著名的有:定窑、汝窑、官窑、哥窑、龙泉窑、钧窑、景德镇窑、磁州窑等,所产白瓷、青瓷、青白瓷等各具特色。元代(1271~1368)以后,景德镇成为制瓷中心。产品可分为日用瓷、陈设瓷、艺术瓷和建筑用瓷4大类。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4:16:09